▲宏遠投顧研究員林奕頎指出,全球塞港已常態化,台灣同樣面臨物流困境。(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宏遠投顧今(14)日下午舉辦2022年投資展望說明會,該公司研究員林奕頎預估,明、後年船公司獲利仍將持續拉高,明年主要是因RCEP生效推升多邊貿易、塞港常態化、美西碼頭工人換約、新長約運價倍增,明年下半全球可望大解封帶來高消費等;後年則因減碳新規實施,85%以上船隻需減速或改裝,疫後全球經濟成長。
在股利發放部分,林奕頎認為,今年中油大虧,政府很可能要求大賺的陽明多發股利,因此最後有可能陽明股利發最多。貨櫃三雄發放現金股利以4成來估算,長榮(2603)明年可發放17.9元,以昨日股價140元估算,殖利率12.8%;陽明(2609)可發18.6元,相較股價124元,殖利率15.0%;萬海(2615)可發17.5元,相較股價210.5元,殖利率8.3%,是價值低估的高殖利率股。
宏遠估長榮今年稀釋後EPS44.66元,明年56.76元,陽明今年EPS46.46元,明年52.99元,萬海今年EPS43.73元,明年55.03元。
林奕頎分析,明年元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即將生效,推升多邊貿易;2月達飛、赫伯羅德、馬士基凍漲期限屆滿,將帶動運價上漲;5月美國線新長約實施,今年11月SCFI運費指數已經比去年4月高出75%;6月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談判期間工會就會有怠工、罷工行動,且曾經有過談到次年才達成協議紀錄。
碼頭工人新約達成協議後,美國進口商需要補庫存,而今年下半年東南亞工廠因疫情停工,加上中國大陸限電影響工廠產能,都壓低了基期,明年下半年貨量將會明顯增長。
另歐美各國港口與運輸基礎設施明顯落後市場需求,但因環保因素建設緩慢,塞港已成常態,而美國的問題正是全球的縮影,台灣的貨櫃場因地價高漲正在明顯減少,貨櫃拖車司機荒因一例一休日益惡化,整個供應鏈問題不是三年五年可以改善的,貨櫃航運的高運價可能會成為未來幾年的常態。
而貨櫃三雄運力持續增長,有助增加營收獲利,長榮目前待交的新船有70艘,合計644,658箱(20呎櫃),相當於目前船隊運力的44.4%;萬海 目前待交新船42艘,253,406箱,佔萬海目前船隊運力 59.8%,加購的二手船還未計入;陽明待交船5艘,計59,300箱,佔目前船隊運力9.0%。
林奕頎估,2023年因為國際海事組織的減碳新規,全球85%船隻需要更換主機或是進行減速,而貨櫃船不同船減速一成可讓碳排減13%,減速兩成減23%。
而目前因為塞港,船隻都是加速在航行。2023年船噸增長約6-7%,而因碳排新規,會讓船隻周轉率下降,甚至造成嚴重的供不應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