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船期延誤,碼頭裝卸公司除了要設法疏散貨櫃,也常要重複翻櫃。(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Sea-Intelligence報告指出,船期準班率從2019年的78%下降到2020年的63.9%、2021年的35.8%;經營基隆港貨櫃碼頭裝卸業務的聯興國際物流公司董事長洪英正指出,近年來幾乎沒有一班船是準時到的,大量貨櫃塞在碼頭候船,公司近日向海關與航港局提案,希望允許貨櫃置放在港區內一些空地上,兩主管機關已原則同意,可望改善擁塞問題。
聯興高階指出,貨櫃船公司大賺,碼頭塞滿貨櫃,業界都認為碼頭公司去年應該也賺翻了,但實際上為了疏散貨櫃,公司花了很多錢將貨櫃拖到內陸貨櫃場,另因為船期變更,常需要一再翻櫃,整個營運成本大幅拉高,公司去年獲利少了不只一成。
相關業者指出,船公司的貨結關了,船期卻突然延期或取消的狀況很多,有部分貨櫃最長放在碼頭超過20天才有船來載走,另原本要到港的船,碼頭公司都已經完成翻櫃,將要載走的貨櫃放在船邊等候裝船,船期卻臨時變動,只好再翻一次櫃,好讓下一班船進行裝卸。
另聯興承包的高雄港高明貨櫃碼頭,一台橋式機每小時可裝卸40個貨櫃,效率在全球屬一屬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主要港口都有壅塞問題,積壓在港口等候裝船的貨櫃太多,碼頭作業空間明顯壓縮,高明橋式機每小時裝卸量曾經掉到20個貨櫃,近期也才恢復到30個左右。
聯興國際在基隆港東岸的貨櫃碼頭,考慮港區腹地不夠大,在2013年買下暖暖的中央貨櫃場,在這次長達一年半多的疫情當中,發揮最大功效,港區放不下的貨櫃就往中央貨櫃場移,這次農曆年長達9天,卸下的貨櫃沒有企業來領,洪英正原本擔心會爆量,最後勉強過關,但考慮到後續還可能遭遇的裝況,公司向海關與航港局提案,還好兩個主管機關都很支持,未來可以借用港區空地放置貨櫃。
除了尋覓可用放置貨櫃空間,聯興也要求船公司配合,讓貨櫃在船到前2-3天才送進碼頭,並要求進口商儘早領走貨櫃,必要時可能會像美國那樣,要求託運人支付貨櫃滯留費。
業界分析,貨櫃場放置貨櫃達八成就已經算是滿了,因為還需要要吊櫃、翻櫃的空間,如果放滿貨櫃就會窒息,完全沒有調度空間,不過內陸貨櫃場過去長期慘澹經營,去年雖然調高過一次費率,但也僅及20年前收費的八成,近幾年多個貨櫃場收攤改做他用,連國外媒體都擔心台灣未來的貨櫃場站問題。
根據Sea-Intelligence的數據,馬士基傳奇準確性為46.4%,其次是 Hamburg Sud,幾乎為 41%,地中海航運、赫伯羅德、以星和達飛為 30%-40%,而新加坡太平船務、中遠、海洋網聯船務、韓新遠洋、萬海、東方海外和陽明等七家承運人的船期可靠性為20% -30%,長榮海運低於20%。
2021年,亞洲-美西的遲到船舶平均延誤增幅最大,超過12天,而亞洲-北歐緊隨其後,超過8 天。另丹麥研究機構統計,去年全球商船平均延誤6.86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