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領的股利,今年報稅要合併或分開計算要看收入結構,小資上班族選合併有利,也有機會享退稅。(圖/記者張一中攝)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
去(2021)年台股表現好,存股族股利可能領到不少,但別忘領到的股利要課稅!目前可選擇股利收入「分開計稅」和「合併計稅」兩種申報方式。至於怎麼計稅才划算?專家分析,要看所得稅率級距以及投資金額多寡而定。簡單說,大戶建議選擇分開計算,股利扣除28%;小資族或一般人,所得稅率不像大戶那樣高,建議選擇合併計稅。
合併計稅,是指將股利所得與其他總所得合計後,算出應納稅額,再扣除股利的可扣抵稅額8.5%,算出實際要繳納的稅金。
而分開計稅,則是指總所得的應納稅額,加上股利要繳稅28%,等於實際應繳納的稅金。
不過,要留意的是,合併計稅的8.5%可抵扣額度,是有上限的,最高只能扣 8 萬元。以8 萬元反推來說,得出金額為 94萬1,176 元,也就是說每年股利收入在 94 萬以下,並用合併計稅,便能全額抵扣上限 8 萬元;而分開計稅的 28% 稅率則沒有上限。
至於哪種計稅方式有利,要看股利收入和薪資收入結構,稅率級距是重要參考。
通常一般人,不含股利的個人收入所得淨額適用 20% 以下的,用合併計稅會比較划算。
稅率超過40%者,最好分開計稅。
至於稅率在20%~30%級距之間的,則要看投資金額、收入多寡比較。
情境:年收入(含股利)94.8萬元以內 分開計稅可賺3.5%稅率差額
以單身小資族來說,個人免稅額為8.8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再加薪資所得特別扣額20萬元,合計的免課稅為40.8萬元,只要年收入低於40.8萬元,雖然要報稅,但零繳稅。
對照所得稅級距,綜所淨額低於54萬,適用5%綜所稅,但因為有扣除額,所以實際上,年收入低於94.8萬元的人(40.8萬元+54萬元),都適用稅率5%稅率。
綜所稅率落在5%級距的投資人,一旦領到股利,雖然會隨綜所稅按5%計稅,但因可享有8.5%的可抵減稅額,可額外創造出3.5%的抵減稅額利差。
舉例,若A月薪5萬、年終1個月,2021年薪資收入為65萬元,另外領取1萬元股利,沒有其他收入,要繳的稅為1萬1750元。
算式為:
淨所得:薪資65萬 + 股利1萬 -免稅門檻 40.8萬=25.2萬
25.2萬 x 5%稅率=1萬2600元
1萬2600元-(1萬 x 8.5%股利可抵減稅額=850元) = 1萬1750元應繳稅額
如果A沒有領股利,收入會少一些,應繳稅額變成1萬2100元 (薪資65萬 - 免稅門檻 40.8萬=24.2萬,24.2萬 x 5%稅率=1萬2100元),會比沒存股多繳350元。等於在繳稅方面,就少賺了存股的這3.5%。
承上例,年領1萬元股利,以高股息年均殖利率5%反推,約是持有20萬元股票。年薪65萬元上班族,只要合計股利後,年收不超過94.8萬元,都適用稅率5%,等於股利收入有29.8 萬元的空間。
情境:持股596萬、股利29.8萬 稅金可從2.7萬大降至1670元
如果股利收入有29.8萬元,以殖利率5%反推計算,相當約持有596萬元股票,才能領到。但因為有8.5%的可扣抵稅額,繳稅時反而只要繳1670元,和原先要繳近3萬元有不小的差距,省稅不少。
甚至,如果薪資更少,股利比例再多一些,報稅人還可能拿到退稅。
試算如下:
淨所得:薪資65萬 + 股利29.8萬 -免稅門檻 40.8萬=54萬
原本應繳稅:54萬 x 5%稅率=2萬7000元
2萬7000元-(29.8萬 x 8.5%股利可抵減稅額=2萬5330元) = 1670元應繳稅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