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5月起將開罰。(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廖婕妤/台北報導
為保障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訂定相關規定,保障進用人數最低限制,若事業單位「無正當理由」未足額進用身障者可處最高10萬元罰緩,不過由於「無正當理由」一詞模糊,因此勞動部今(9)日核釋4種情況可開罰,解釋令自今年5月起生效。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8條第2項規定,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67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的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1%,且不得少於1人。同法第96條第2款規定,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無正當理由」違反第38條第2項規定,由地方勞工主管機關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依最新統計,去年11月全國義務單位1萬8136家,應進用身心障礙者6萬2527人,實際已進用9萬894人,進用率達145.37%,但仍有1成義務單位未足額進用,且其中約有300家私立單位連續5年未足額。
勞動部今(9)日核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96條第2款所稱「無正當理由」,協助地方政府強化執行定額進用制度,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次邀集法規委員、身心障礙權益領域專家學者及地方政府共同研商,發布解釋令,作為地方勞工主管機關執法參據,若違法以下4種情況就可開罰。
第一種情況,事業單位若違反《身權法》第16條第1項或《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禁止身心障礙歧視規定,經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裁罰,致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未達法定應進用人數,就會被罰。
第二種是有不實進用身心障礙者情形,經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查證屬實,於重新計算後,未達法定應進用人數者。
第三種為在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期間內,有新增僱用其他非身心障礙者情形,經查證屬實;但就雇主已辦理招募員工,於招募期間未有身心障礙者應徵,或雇主已善盡調整職務內容及工作環境等責任,仍無身心障礙者得勝任工作,排除其屬無正當理由情形。
最後一種是未自行規劃開立身心障礙者職缺或未有推動改善身心障礙者進用計畫,且拒絕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協助公開招募、提供職務分析、調整招募條件、職務內容或工作環境相關措施。
解釋令自今年5月1日生效,義務單位如有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除應繳納差額補助費外,如具令釋所列無正當理由情形者,將可能面臨裁罰,發展署已請地方政府近期加強宣導與輔導,並呼籲義務單位依法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倘有進用身心障礙者需求者,請洽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或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協助媒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