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百業待興,導入RFID技術能大幅解決後疫情的缺工問題,在零售、服飾、工業製造等產業開枝散葉。
文/周佳蓉
全球零售業在經歷了超過三年的新冠疫情衝擊之後,正在復甦的道路上努力前進,過去知名業者沃爾瑪、Uniqlo、迪卡儂等企業就導入RFID技術在各式場合當中,而近期隨著全球缺工議題的發酵下普及率日益提升,例如歐美各大航空公司隨著邊境的解封,機場並未隨著旅遊人潮、客運量回升及時補足人力,大砍航班亂象時有所聞,這時具備行李識別功能,能隨時追蹤行李動態的RFID基礎設施就顯得重要,還能幫助零售業者實現更高的庫存準確率,大幅解決解封後的人力荒問題。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是一種無線通訊技術,最早被英國人發明出來,用於二次世界大戰時分辨敵機,時至今日仍被應用於航空系統的識別當中。隨後不只是軍工產品的出現,RFID核心技術往輕薄短小發展,利用可一對多讀取、重複使用、訊號穿透性高、抗污、儲存量高的特性,在標籤夾層植入天線與晶片,開始廣泛運用於防盜、畜牧業的動物監控、交通收費等場景當中,包括日常使用的悠遊卡、門禁卡都有RFID的蹤影,只不過這些屬於讀取距離短的低頻技術,此外,又因為物流業與零售業者需要高度商品自動化管理的產業特性,必須掌握銷售狀況、盤點、查價、結帳、防盜、防偽等需求,RFID技術開始被市場高度矚目。
沃爾瑪導入RFID增產能
早年將RFID商用化最著名的案例,就得提到沃爾瑪這個零售業巨頭。二○○五年沃爾瑪領先業界導入超高頻RFID技術,要求全球百大供應商在貨品外箱或棧板上需導入RFID標籤才能上架,創造了著名的「越庫供應模式」先河:能一次接收多家供應商的貨源,精準送至交貨地點,讓貨品運送排除掉不必要的庫存環節,一年後擴大至全數供應商都得導入RFID,該技術也幫助沃爾瑪提升獲利和生產力,優於同業近四○%。
RFID主要由電子標籤(Tag)、讀取器(Reader)和電腦系統組成,透過無線電波將電子標籤內晶片中的數位資料,以非接觸式的方式傳送到讀取器中,讀取器接收到訊號後再傳送到後端應用系統,就能做進一步的處理或加值運用。
依照使用頻率的不同,RFID的運作原理也不盡不同,在耦合方式、讀取距離、數據儲存量及應用領域均存在差異,可區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及微波四大類。如附圖所示,低頻(LF)和高頻標籤(HF)的讀取距離較短,約為二○公分及一.二公尺內,超高頻標籤(UHF)的作用可達十公尺以上,也因為讀取範圍寬廣,用於零售、倉儲管理、物流追蹤及自動控制等領域極具優勢,像是去年國際足球賽事─世界盃,就使用門票植入RFID技術以及配置UHF讀卡器的驗票閘門,幫助球迷快速通關和控制人流,將票務系統智能化。隨著時光更迭,電子標籤已進展到高頻及超高頻為發展主流,具有較高的商業化價值,也成為現今各家RFID電子標籤廠商的發展重點。
電子標籤成本逐年降低
根據研調機構IDTechEx統計,RFID市場規模將由一九年的一一三億美元二七年將成長至一六四億美元,RFID之所以會日漸普及,與技術提升和成本逐年降低有關。以歐洲的一間RFID公司SimplyRFID來說,RFID標籤ASP已從過往折合約六○~九○台幣,降到僅約一.二台幣,大大增加終端客戶的導入意願。
綜觀整體產業鏈,晶片和天線設計製造屬於RFID的上游環節,尤其超高頻的晶片供應被國際大廠恩智浦(NXP.US)、美國的Impinj(PI.US)和Alien把持,已在通用晶片領域形成了規模優勢,天線作為傳遞射頻訊號的橋樑,製造過程需大量使用化學藥品,隨著各國環保監管政策趨嚴,多數集中於中國生產,市佔率較高的代表有上海英內、溫州格洛博和無錫科睿坦等,因此台廠主要從標籤、讀寫器供應以及系統應用的方向做切入,再供應給下游如零售、公共事業、交通物流、工業製造等終端客戶,在台股當中,包括切入超高頻RFID晶片設計的聯傑、亞信;天線設計銷售與射頻連接器的芮特KY、衛星通訊和攜帶通訊產品包括RFID閘門式感應天線的啟碁、工業級條碼/RFID標籤印表機自有品牌及零件耗材的鼎翰、無線射頻識別詢答器設計研發及製造的韋僑、生產超高頻電子標籤的永道KY,都運用自身優勢在RFID不同環節發光發熱。
全球有數千家RFID標籤設計與製造商,供應低頻與高頻電子標籤,市場規模小且分散;台廠當中以永豐餘集團的永道因擅長超高頻RFID電子標籤,在設計上有著不易超越的技術領先,並榮獲國際多達四六一項技術專利,成為亞洲區唯一ARC資格認證商,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公司日前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剛完成三月七日的開標,由低到高得標價為一二五~一九○元,得標平均價格一三三.二二元,預計三月二十一日上市掛牌。(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38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