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鼎股東會通過6元股息及董事改選 沈慶芳:下半年將溫和復甦

▲▼ 鵬鼎,臻鼎      。(圖/記者蔡儀潔攝)

▲鵬鼎,臻鼎 。(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蕭文康/桃園報導

臻鼎-KY(4958)今舉行股東會,會中通過6元股息案及順利改選7席董事。董事長沈慶芳表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消費性電子需求疲軟之下,延長了產業庫存調整時間,使臻鼎營運面臨挑戰,但上半年將是營運谷底,下半年隨著客戶新品備貨旺季到來,預期將溫和復甦,力拼達成全年營收約略持平的目標。

他說,自2015年啟動One ZDT 策略以來,臻鼎一直延續積極成長的步調,去年臻鼎營收獲利雙創新高,全球PCB市佔率由前一年的 6.8%提升至 7.0%,中長期擴張腳步不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慶芳在致詞時指出,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裡發生了很多大事:新冠疫情到年底還在蔓延,俄烏衝突也仍持續中,歐洲歷經了一場毀滅性的天然氣衝擊,通貨膨脹的飆升引發各國央行大幅加息等一連串的事件。然而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以及策略夥伴、客戶和股東的全力支持下,整體經營績效,營收達到 1,713.56 億台幣,比2021年成長了10.54%。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臻鼎仍然能達成如此績效,實屬難得。

從最近各種經濟預測,可以看到2023年將會是很辛苦的一年。不過雖然不景氣,對企業而言其實也是改造的最好機會。臻鼎去年一整年,不只是在營運績效大有斬獲之外,秦皇島載板廠、深圳的載板園區、淮安的第三園區、以及高雄園區,都在積極建設中。

其中秦皇島載板廠已經進入量產,深圳的載板部分已經在試產中,淮安的第三園區已經在裝機中,高雄廠在1月6日也已經完成封頂儀式。這些都是臻鼎發展佈局中重要策略,當景氣回升,這些建設也將成為我們繼續成長的動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臻鼎必須預先佈局,從過去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也是公司的重要策略。此外,今年鵬鼎在深圳的總部大樓即將進駐啟用,這是臻鼎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臻鼎2022年合併營收達到新台幣 1,713.56 億元,較前一年增加 10.54%;合併稅後淨利為新台幣 205.35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之合併稅後淨利為141.97億元,較前一年增加47.10%;合併稅後淨利每股盈餘為21.73 元(歸屬母公司合併稅後淨利每股盈餘為15.02元。其中,四大產品線都有優異的表現,不管從營收或獲利而言,都再創歷史新高,這都是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創造的績效。

在全球佈局方面,發展高階產品,因應客戶的需求,臻鼎要發展國際化,做全球佈局。因此除了中國大陸現有的幾個據點外,印度廠在4年前開始佈局,2020年在台灣收購先豐、2021年高雄廠動工,未來不排除在客戶新的需求下,也會在其他地點尋求新的發展,這是作為一個國際化公司必須有的規劃。

同時,公司也持續以發展高階產品為主,包括AR/VR、低軌衛星、自動駕駛以及大數據、AI的應用等,正因為我們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即使去年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降,公司獲利仍然能夠穩定成長。與世界一流客戶共同開發高階產品,讓我們能夠隨時掌握趨勢,掌握業界最新技術。在未來幾座高階新廠改造建設完成、投入生產後,也必定能成為公司新一波成長動能。

此外,多年來公司的發展,一直專心、專注、專業在PCB及產業鏈的發展。為了永續經營的目標,商業模式的選擇很重要,所以 One ZDT的佈局提出以後,這些年來已一一發酵,從早期的軟板到這些年的 MSAP、Mini-LED 的發展,到最近的載板,目前的RPCB也在優化產品結構,先豐新廠的效益也即將呈現,這些都將成為落實 One ZDT 佈局很重要的一環。

在未來,One ZDT 將不只是產品線的完善發展,提供客戶一站式購足的服務方案,更是整體提升效益的發展策略。

從市場應用角度來看,智慧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資料中心/伺服器、智慧可穿戴設備、工業物聯網、元宇宙和 Web 3.0 的發展,將會對 PCB 產品產生更多的需求。臻鼎會持續與策略夥伴一起,掌握趨勢,擴大臻鼎的市場份額。

數位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趨勢之一,數位技術也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臻鼎必須掌握潮流,打造領先行業。自2021年公司開始推動數位轉型,以企業永續經營為主軸,利用數位技術,全面提升整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年將會是關鍵時刻。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精密,所需要的PCB技術難度也隨之提高、所以在新廠的建設,就導入數位轉型、智慧工廠的觀念來進行改造。

沈慶芳說,2023年將會是很辛苦的一年,但也是臻鼎蟄伏蛻變的一年,公司有很好的經營策略、殷實的企業文化,團結一致的人才,經營十年靠領導、經營五十年靠策略、經營百年靠文化。臻鼎集團未來的百年基業,我們會繼續努力不懈、務實奮鬥,預祝明年的此時,我們回顧今年,將為渡過這 2023年不平凡的一年喝彩。

關鍵字: PCB臻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電子5哥11月營收出爐! 廣達重新站回千億創今年新高表現較佳

電子5哥11月營收出爐! 廣達重新站回千億創今年新高表現較佳

電子5哥11月營收續公布,其中以廣達(2382)重新站上千億大關來到1036.01億元、月增13.4%,創今年單月新高,表現相對較佳,其次是英業達(2356)營收441.4億元,月增9.25%,年增0.01%。仁寶(2324)、緯創(3231)及和碩(4938)則較上月微幅衰退。

2023-12-09 09:16

金控前11月中信金EPS 2.77元暫領先 新光金虧損擴大

金控前11月中信金EPS 2.77元暫領先 新光金虧損擴大

上市金控中已有11家金控公布11月獲利,統計1~11月每股稅純益(EPS)以中信金(2891)以2.77元暫領先,兆豐金(2886)與元大金(2885)EPS也逾2元,新光金(2888)11月單月虧損擴大,累計EPS-0.69元。

2023-12-09 10:47

台股超車港股千點 謝金河:往事不如煙、香港忽悠回到97前

台股超車港股千點 謝金河:往事不如煙、香港忽悠回到97前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在臉書上針對香港發展提出3點看法,他說,歲末年終,有幾樣事和香港有關,一個是台灣的加權指數在11月28日這一天正式超車香港恆生指數,他原以為這個交叉的位置,港,台兩地股市會爭持一段時間,沒想到,台股飛奔上去,港股跌不停,如今差距已逾千點。

2023-12-09 09:26

0056、00713、00878高股息定期定額 每月有感入帳

0056、00713、00878高股息定期定額 每月有感入帳

今年以來我開始定期定額3檔高股息ETF(0056、00713、00878),因為三檔ETF配息的時間點穿插在每個月,所以每個月都有股息入帳,被動收入進帳的非常有感。

2023-12-09 06:48

群聯11月營收54.07億元 寫歷史同期次高

群聯11月營收54.07億元 寫歷史同期次高

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大廠群聯電子 (8299)11月合併營收54.07億元,月成長近5%,寫歷史同期次高。年度累計至11月份營收達新台幣430.4億元,相比去年衰退23%。

2023-12-09 06:00

統一超OPEN POINT擁近1700萬會員 年賺20億元價值點數

統一超OPEN POINT擁近1700萬會員 年賺20億元價值點數

統一超(2912)深耕OPEN POINT會員服務,截至今年已累積近1700萬名會員,統計今年會員消費力,發現1年累積消費金額可大賺20億元OPEN POINT點數。

2023-12-09 06:00

中鋼52周年慶請來大咖助唱 前11月已獲利並加發產銷獎金

中鋼52周年慶請來大咖助唱 前11月已獲利並加發產銷獎金

中鋼(2002)昨晚於小港廠行政區舉辦52週年廠慶活動,請來不少大咖藝人助陣,由於先前遭逢鋼市不佳,董事長翁朝棟勉勵在場員工,今年截至11月,全廠區生產成本降低高達83億元以上,自結數已獲利,優於最艱困的2020年,同時很高興員工已經在12月5日領到10月獲利的產銷獎金。

2023-12-10 06:03

企業級SSD第三季營收季增4.2% Q4還有望季增超過兩成

企業級SSD第三季營收季增4.2% Q4還有望季增超過兩成

TrendForce表示,目前CSP業者隨著手中庫存持續去化,第四季開始已有部分Server OEM開始採購企業級SSD(Enterprise SSD),雖然今年NAND Flash總採購位元呈現年對年的衰退趨勢,但以季度來看已有回溫跡象。這當中又以中國電商為了滿足年底促銷活動,而啟動庫存回補。整體而言,儘管第三季Enterprise SSD合約價仍未脫離下滑走勢,但受惠於全球採購需求季增10%,推升Enterprise SSD營收達15.6億美元,季增4.2%。

2023-12-10 06:00

線上、自動化設備存匯款全面上緊箍咒! 北富銀、華南銀新增門檻

線上、自動化設備存匯款全面上緊箍咒! 北富銀、華南銀新增門檻

詐騙猖獗,銀行全力「阻詐」,近期陸續公布線上或自動化設備交易門檻規範,且不限轉帳匯款,也擴及存款帳戶。繼先前永豐銀與土銀將網銀功能「倒退嚕」,限縮原本已放寬措施外,台北富邦銀與華南銀則是新增門檻,前者針對持金融卡在ATM存款新增每月存款上限,後者新增網銀轉帳約定帳號的組數。

2023-12-10 00:13

鄭文隆:台船隨時可承接甲醇新燃料船 貨櫃船與油輪皆爭取

鄭文隆:台船隨時可承接甲醇新燃料船 貨櫃船與油輪皆爭取

台船(2208)之前想透過與韓國造船廠合作,爭取陽明(2209)LNG新燃料船未果,轉往日益受到船東青睞的甲醇動力船,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指出,公司已為承造甲醇動力船做好準備,包括貨櫃船與油輪在內。

2023-12-09 23:0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