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代工廠齊跨醫療商機新藍海 一文看各家亮點

▲▼明基佳世達集團將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圖/公司提供)

▲明基佳世達集團共有16家子公司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吸引全場目光。(圖/公司提供)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將在今(3日)落幕,台灣代工大廠近年來齊搶進醫療新藍海,包括鴻海、明基佳世達集團、華碩、仁寶及宏碁等積極參展這次展覽,,由於各家切入利基點有所不同,本文將一次理各家參展亮點。

鴻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鴻海科技集團積極投入數位健康產業,而數位健康作為集團「3+3」重要發展產業之一,鴻海於昨研討會上發布CoDoctor AI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其三大優勢包括擴增智慧賦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巨量醫學模型(Large Medicine Model)、正港台灣原創(Made in Taiwan)。

今年在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armony in Medical and Technology;HiMEDt)成立一週年之際,盛大舉行專案研討會,邀請聯盟成員共同以「建立與患者的永續關係」為核心展開6大議題,與外界分享數位健康落地生態行動。

作為聯盟共同發起人的鴻海數位健康姜志雄總經理表示,在台灣,數位健康絕對是一個可供長期持續發展的產業領域,得益於政策開放和各界跨產業的支持,台灣數位健康已揚帆啟航。隨者健保署推行居家醫療、遠距醫療、視訊看診、數位處方簽等擴大試辦,院內服務正向院外延伸,即『From Hospital to Homespital』的概念。因此需要原創的整體解決方案,將院內與院外、端與雲、軟硬整合、虛實交互相結合,以建立與患者的永續關係,相信這也是所有參與者共同的期許。

醫學模型內容涵蓋從眼底看全身、單導心電運用於心房顫動/心室早縮/房室傳導阻滯,甚至到多種生命徵象跨類別分析之臨床價值等,皆由醫生現身說法,盼可輔助診斷,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HiMEDt 創建一個開放式的數位健康新生態系統,串連18家廠商,橫跨8大領域,融合台灣兩大優勢領域-科技與醫療,在台灣科技與醫療兩大優勢產業的基礎上,藉由新模式(Model)、新生態(Ecosystem)、新數據(Data)、新場域(Territory)等四大創新服務,打造開放式的數位健康新生態系統,以患者為中心、醫院為主軸、科技為橋樑,與台灣北、中、南、東部各重點醫院建立智慧醫療中心,促進智慧醫療領域的全面合作。推進台灣數位健康產業成長,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智慧醫療之標竿國家。

明基佳世達集團

明基佳世達集團集結16家關係企業前進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展示智慧醫療、血液透析、醫療設備耗材與醫療服務四大領域、共15項主題的最新產品與服務,其中更將聚焦在AI智慧醫療、智慧醫材與服務等,大秀明基佳世達醫療艦隊的醫電整合實力,要領航醫療艦隊搶攻東南亞商機。

佳世達醫療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表示,疫情與AI加速催化全球AI智慧醫療的浪潮,明基佳世達醫療艦隊透過投資與整合,將各個健康、醫療現場逐步導入AI與智慧化,包括AI牙科、AI健康管理、AI復健、智慧手術室、智慧照護與精準醫療。集團在東南亞包括泰國、印尼都已設立分公司,更希望醫療科技展的亮相,集結台灣的創新能量,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

楊宏培進一步指出,明基佳世達集團是台灣唯一擁有大型綜合醫院的醫療科技集團,積極將科技實力帶入醫療現場並守護民眾健康。身為液晶顯示器全球龍頭業者,今年更運用面板相關技術,首度亮相全新的超音波探頭技術QMUT,展現結合頂尖醫療水準與創新科技的實力。

華碩

華碩集團以「次世代‧超融合,開創數位醫療新篇章」為核心展現智慧醫療4.0的突破成果。聚焦「智慧醫療」、「數位醫療」和「全齡健康」三大主題,呈現智慧醫療「數位基礎建設」、「數位平台」和「數位應用」軟硬體解決方案,從根源翻轉醫療資訊架構,建立醫療數據開放平台。

華碩電腦營運長兼全球資深副總裁謝明傑表示,華碩集團深耕智慧醫療領域,積極打造『智慧醫療虛實整合系統』及『次世代AI融合資訊平台』,加速產業發展和資訊整合,塑造醫療照護的未來,同時拓創海外市場新商機,致力成為全球健康科技的引領品牌。

仁寶

仁寶集團子公司宏智生醫,日前宣布成功研發全球領先水準的AI軟體醫材「憂可視腦波壓力評估系統」,並獲得衛福部食藥署核准,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衛部醫器製字第008104號),成為全球首款擁有此殊榮的醫療器材,也替台灣腦波科技取下第一張人工智慧醫療軟體器材上市許可證。

另工研院研發的「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結合「超音波影像」和「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兩大全球首創的創新技術,針對肝癌等腫瘤,手術時間平均節省35%、消融範圍誤差降低於2%以內,更可一次入針,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精準性及降低復發風險。今年不僅已完成國內五案臨床治療病例,更促成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將合創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

宏碁

宏碁集團參加2023年台灣醫療科技展首度展示宏碁智醫旗下最新獲得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發的智慧醫材許可證新產品–「VeriOsteo OP」智骨篩 - AI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更邀請攜手合作VeriOsteo OP的台中榮民總醫院陳適安院長及研發合作醫師陳昆輝部主任共同出席。

除此之外,宏碁智醫也宣布與英特爾簽屬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持續透過AI技術及醫療資源的整合,為智慧醫療領域注入成長動能。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利率連4凍! 央行未再推第8波房市管制

快訊/利率連4凍! 央行未再推第8波房市管制

中央銀行今(20)日舉行2025年首次理監事會,會後宣布理監事一致決議利率按兵不動,即政策利率連4凍,暫不推動第8波房市管制。

2025-03-20 16:30

水電價漲定了!央行曝衝擊 上修今年CPI預測值至2%

水電價漲定了!央行曝衝擊 上修今年CPI預測值至2%

央行今(20)日理監事會後指出,考量未來台鐵票價及水電等公用事業費率調漲影響,今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預測值由去年的1.89%上修至2%左右,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則仍將低於去年的1.88%。

2025-03-20 16:40

「眾量級」效應! 財長鬆口:2個月內交網紅課稅指引

「眾量級」效應! 財長鬆口:2個月內交網紅課稅指引

「眾量級」網紅Andy、家寧爭議從感情糾紛延燒到財務問題,外界好奇「財政部課不到網紅的稅金」,對此財政部長莊翠雲今(20)日表示,一直在積極處理網紅課稅議題,兩個月內會提出指引讓外界知道。

2025-03-20 13:32

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 新光金股利添不確定

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 新光金股利添不確定

新光金(2888)於今(20)日召開法說會,2024年每股稅後盈餘(EPS)1.25元,被問到股利政策?發言人兼財務長林宜靜語帶保留地說,由於未實現金融評價損失較前一年度擴大等,特別股傾向發放股息,但普通股部分是否配息,還要經過董事會決議通過。

2025-03-20 17:49

水電調漲央行利率不動 楊金龍:「Mr.Surprise」外號可以除名

水電調漲央行利率不動 楊金龍:「Mr.Surprise」外號可以除名

面對水電調漲在即,中央銀行今(20)日舉行今(2025)年第一季理監事會後宣布利率連4凍,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總裁楊金龍笑稱「Mr. Surprise」的外號大概可以除名。

2025-03-20 17:25

美股7雄淪為「7熊」 法巴:美科技類股下調至「負面」

美股7雄淪為「7熊」 法巴:美科技類股下調至「負面」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指出,美國股市自今年二月底以來明顯回檔,美國科技股,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經濟成長放緩以及估值過高的影響,「美股七雄」(Magnificent 7)近期表現欠佳,「七雄」淪為「七熊」,美股投資評等下調至「中性」,美科技類股下調至「負面」。

2025-03-20 14:39

輝達欽點!矽光子股波若威領軍上攻 立碁穩坐成交王

輝達欽點!矽光子股波若威領軍上攻 立碁穩坐成交王

輝達(NVIDIA)在GTC大會宣布攜手台積電(2330)、鴻海(2317)及波若威(3163) 等台廠,推出Spectrum-X、Quantum-X兩款專為資料中心高速網路連結的矽光子 (CPO)交換器,受到此一利多消息激勵,波若威漲停創高,聯鈞(3450)、上詮(3363)、華星光(4979)、眾達-KY(4977)等光通訊概念股漲幅逾3%,短線漲勢凌厲的立碁(8111)續強,穩座成交王。

2025-03-20 12:45

美財長喊「骯髒15國」外媒爆台灣入列 陸行之:阿斗產業受衝擊

美財長喊「骯髒15國」外媒爆台灣入列 陸行之:阿斗產業受衝擊

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公開點名有「骯髒15國」對美國製造產品課徵高關稅,川普政府並將在4月2日加課對等關稅,《路透社》指向台灣也入列,財政部長莊翠雲今(20)日指出相關政策尚不明確,但「財政部有準備」,半導體前分析師陸行之則認為「台灣阿斗產業」將受衝擊。

2025-03-20 11:42

4月恐將水電雙漲 郭智輝:我不是漲價部長、也不是水電部長

4月恐將水電雙漲 郭智輝:我不是漲價部長、也不是水電部長

4月電價喊漲,水價也醞釀將要調整,水電雙漲引發外界爭議,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強調,「我是經濟部長,我不是漲價部長,也不是水電部長。」重申電價漲幅交給審議委員會決定,工業電價的原則是不超過競爭對手。

2025-03-20 11:33

京元電爆遭檢調搜索 公司火速重訊「絕無此事」

京元電爆遭檢調搜索 公司火速重訊「絕無此事」

封測大廠京元電子(2449)今日傳出遭檢調搜索,不過公司發布重訊澄清「絕無此事」。

2025-03-20 12:3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