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雖遭逢外資賣壓,但內資卻展現強烈的護盤意願,投信持續買超,尤其是聚焦高殖利率電子股、板卡、金融等類股,季底作帳行情再度成為焦點。
文/周佳蓉
輝達財報公布後無法激勵股市走強、美國經濟衰退籠罩下,外資動向偏向保守,而進入九月後,內資由投信、官股對台股買盤放大,九月以來分別買超四五九億元、四五四億元,外資則持續賣超二二一一億元。根據年初到九月五日同期數據,外資賣最凶的在二二年,美國啟動暴力式升息,當年外資賣出一.二三兆,第二高落在二○二○年的五三九七億元,今年外資則已賣出五三一五億元排第三,外資雖然偏空操作,但內資積極布局、中型市值股的強勢表現,將有助於台股止跌重回震盪向上格局。
觀察近十日投信買超榜單,中信金、開發金、兆豐金、華南金列入前十名之列,而今年六、七月高息ETF進行例行性換股時,不難發現投信「剔科技、加金融」趨勢明顯,金融股成為許多高息ETF的投資新重心,例如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凱基優選高股息三○、大華優利高填息三○等紛紛納入開發金、兆豐金,使金融產業、非電子業比重大增,用來延續ETF的配息動能。
金融股列買超榜者眾
中信金日前更被投信以二一億元買盤成為周冠軍,台新金和中信金近期搶親新光金的新聞成為市場焦點,中信金計畫以每股十四.五五元一次性取得新光金過半股權,金管會最慢在九月二十三日決定是否同意公開收購案,市場解讀,中信金目前總資產約達八.三七兆元、台灣第三大金控,通過併購將一舉坐大銀行、人壽市占率成為國內最大,因併購案不確定性增加,若通過後需體質調整還可能影響未來獲利和配息,外資法人並不領情,八月中旬至今已一路賣超中信金近六八萬張。
開發金控旗下子公司凱基人壽(原為中國人壽)在今年一月更名後,母公司在三個月後也宣布更名,新名稱「凱基金融控股」,目前已通過金管會許可並完成經濟部變更登記,日前自結八月稅後獲利十九億元,累計前八月稅後二六九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子公司凱基人壽雖受到美元升值影響,資本利得與保險收入穩健,前八月稅後獲利一九○.二一億元,年成長翻倍。凱基證券以財管和經紀業務收入為主,前八月稅後淨利成長近四○%;凱基銀行在放款、手續費收入持續成長;中華開發資本的投資部位評價增長帶動下,八月稅後獲利來到二.八八億元。
隨著美國聯準會宣布九月降息的日子逼近,對於金融股而言,旗下有壽險業務的金融資產部位評價將上升,而國內不動產授信水位逼近法定上限、市場利率揚升,有助銀行業存放款利差擴大,也有利類股後市表現,使金融股續扮演撐盤要角。
板卡族群一、二線旺季到
電子股方面,投信對上市股著墨聯電、英業達、大聯大、和碩、聯詠、台光電、瑞儀。瑞儀已連續買超三三日、和碩連買二八日,近十日更進一步大買超瑞儀六六○○張,和碩七五○○張,顯見資金轉進獲利較為穩健的高殖利率股,至於櫃買的世界、元太、原相、台燿近十日投信分別都買進千張以上,外資動作此時卻與內資法人分歧,聯電及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股外資賣壓反而沉重,九月之後分別賣超近六萬四千張、七○○○張。(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17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