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源有限下,印度發展太空計畫的模式替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新典範。(圖/翻攝ISRO印度太空研究組織)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印度在去年成為第四個成功登月的國家,成功執行Aditya L-1任務。憑藉著創下第一個登上月球南極的紀錄,印度在成為全球太空探索的重要力量,也展現了在太空工業中與美國和俄羅斯抗衡的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印度雖然希冀在多項外太空任務中締造輝煌成就,對太空研究與探索作出重大貢獻與典範,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發展中國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在受限的成本與資源中繼續發展太空計畫,已成為國際關注的話題之一,以火星任務(Mangalyaan)與月球任務(Chandrayaan-3)為例,前者耗資約7400萬美元,後者約7500萬美元,這些預算僅為俄羅斯與美國太空機構支出的零頭,也令全球專家感到驚訝。
綜合印度官方與研究機構的訊息,由於1970年代的國際貿易限制,印度科學家遂開始透過本土技術取代昂貴的進口設備,培養出具有成本效益的自主技術文化的同時,也透過許多視覺與口述記錄展現印度在預算緊縮與小型團隊條件下,靈活運用資源完成項目的堅韌精神,長期下來,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每當遭遇財務瓶頸時,也自然會將其視為轉化成創新與進步的契機。
雖然資源有限,但印度對於太空探索計劃的規模並沒有因此而打退堂,相反地,印度政府近期宣布了將撥款27億美元支持多項新計劃,包括進一步探索月球任務、金星探測計劃、建設太空站與可重複使用的大型衛星運載火箭。另外,為了在2040年前完成印度第一個載人登月計劃,政府也批准開發新一代運載火箭計畫,預計2032年前完工,由此也可佐證印度政府持續擴展太空探索的藍圖與野心。
根據印度規劃的載人太空計劃「Gaganyaan」,預計在2026年讓第一位印度太空人升空,進一步鞏固在全球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主席S. Somanath表示,ISRO的目標是在十年內將印度在全球太空經濟中的貢獻從目前的2%提升到至少有10%。
在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發展項目的範疇與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印度也開始採取攜手私營企業的方式,與能夠發揮關鍵作用的公司合作,例如,設計與製造衛星、運載火箭、推進系統和太空通信技術。據統計,目前約有300家太空相關新創公司活躍於市場,其中許多具有全球競爭潛力,光是在2024年公私營一起合作的幾個月內,印度太空領域便吸引了超過100億盧比的投資。
為此,財政部長Nirmala Sitharaman今年也宣布設立100億盧比的太空經濟風險投資基金,為該領域提供必要的財務資源,促進創新與擴展,印度的太空經濟規模預計到2033年,將從目前的84億美元增長至440億美元。
有觀察家認為,印度正在穩健且持續地推進太空探索旅程,從大量資金透過政府預算與公私合作計畫來看,可以發現兩種價值,值得發展中國家在進行行星探索時不必過度依賴外國援助參考,其一是將目標視為自主成長與自我挑戰的機會,促進本土研發,經過時間的驗證後展現出成功與效能;其二是印度的典範替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一個模式,亦即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啟動太空計畫,並逐步發展自主技術與專業能力。
例如,印度遙感研究所(IIRS)與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太空科學與技術教育中心(CSSTEAP)已成為分享專業知識的平台。此外,印度還在越南建設大型設施,為東南亞地區提供可靠的遙感服務,並透過聯合國的聯合太空奈米衛星組裝與培訓計劃(Unispace Nanosatellites Assembly andTraining,UNNATI),培育全球太空專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