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東安
相信不少投資人習慣在下午三點半過後,上證交所或者櫃買中心的網站查詢當日的券商分點進出,去了解是否有特定人在大量買賣某檔股票,而投資人同樣也可以在網站上查詢權證的分點進出,自12月1日起,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同步更新網站,在查詢之前須先輸入驗證碼,雖然稍有不便,但資料仍為無償提供,投資人也多數可以接受。
而在12月1日證交所也同步更新了三大法人的買賣金額統計計算方式,將自營商的自行買賣與避險部份分開計算。
多數投資人對於三大法人可以說是耳熟能詳,盤後經常聽到今日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金額,當中三大法人包括外資(及陸資)、投信與自營商,而不少投資人會發現最近一兩年來自營商的買賣動向往往追高殺低,甚至戲稱自營商只是有牌的大散戶。
不過證交所公佈自營商避險部位的買賣金額後,市場發現其實自營商的避險部位早已超過自行買賣許多,而當中避險部位主要來自於權證的部份,所以在投資人買賣權證的過程間接造成自營商的買賣決策,當散戶在權證市場追高殺低時,券商也必須被動的在現貨市場追高殺低,所以才容易造成先前自營商出現追高殺低的現象。
同樣的,在券商分點上面也許有些總公司買賣的部位為權證所需的避險部位,所以下次在觀察券商分點的時候,也不要忘記關心該檔個股的權證狀況喔!
吳東安
現任:台工銀證券新金融商品部經理
學經歷:暨南國際大學 經濟所、台工銀證券新金融商品部 (94年迄今)
講師經歷:證券商公會權證教育訓練講師、證交所權證投資說明會講師、經濟日報第三、四屆權民搶百萬活動講師、台灣工銀證券權證講師、非凡電視 權民理財王來賓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