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和碩苦盡甘來 再現蘋果代工榮景

2007年華碩因代工業務面臨瓶頸,終於在隔年正式分出和碩。和碩接手初期,營運相對慘澹,甚至一度連續兩季虧損;然而,隨著去年營運上軌道、iPhone熱銷,終於讓公司營收突破兆元。

文.李宜儒

走過分家後的青黃不接,到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和碩(4938)不僅去年營收順利突破兆元大關,今年在蘋果加持下,營運也同樣看好,究竟和碩是怎麼做到的?

翻開和碩的財報,受惠於蘋果iPhone手機代工訂單,今年第一季營收創單季次高,獲利則是單季新高。和碩執行長程建中直言,「占比最大的產品要好好顧在手上!」言下之意,對於蘋果iPhone訂單顯得相當有信心。

啃蘋果營運大幅飆升

和碩今年第一季的營運產品比重,受惠於蘋果iPhone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加,單季通訊產品營收年成長高達108%,營收占比更從去年第一季的38%躍增到63%,成為推升和碩獲利創高的關鍵。程建中不諱言地指出,通訊產品大幅增長,預估未來還有幾年榮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日前曾多次暗指競爭對手,都是靠殺價競爭來搶單;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外界都知道指的就是和碩。不過和碩則是以成績說明,不管是良率或者效率,自己基本上都已經有一定水準,早已非吳下阿蒙。程建中說:「現在愈做愈純熟了,今年下半年期待有好結果,整體產品組合都在掌握中。」

相較於鴻海早就搭上蘋果列車,和碩因為之前在華碩(2357)客戶半要求、半威脅下,不得不跟華碩分家。分家之際,和碩一方面受到原本的華碩持續釋單,另在爭取訂單方面又屢遭挫折,幾乎可說是腹背受敵。2008年到2011年,和碩營收從5100億元,小幅成長到5990億元,雖然營收成長,但是獲利卻持續下滑。

不過,有鑑於iPhone智慧型手機熱銷,蘋果也開始尋找第二家代工廠,和碩的轉機也就從此而起。和碩第一款接到的訂單是iPhone 4,雖然數量不多,但隨著再接獲的iPhone 5C(儘管其整體的銷售表現遠遠不如外界預期),已讓和碩對蘋果產品的熟悉度持續增加。

直到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發表後,蘋果為了分散供應鏈風險,遂找上和碩分攤4.7吋的iPhone 6的代工單。

兩年磨一劍 和碩鋒芒畢露

雖然外界推估和碩只拿到30%的訂單,且法人圈也並不看好iPhone 6與iPhone 6 PLUS能夠再創佳績,只是萬萬沒想到,新機上市後依舊引發搶購風潮,風靡歐美,且力道更勝前兩代產品,完全跌破專家眼鏡,也讓和碩終於嘗到甜美的蘋果果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至於最新的iPhone 6S,市場預估仍然會有兩種不同尺寸的產品,和碩雖然仍僅代工其中一款,不過比重可望從iPhone 6的30%,成長到50%,也難怪程建中對於下半年的營運表現依然信心十足。

另一方面,和碩今年將投入近三億美元進行擴產,以滿足客戶需求。法人指出,和碩現在就像是之前的鴻海,都是靠著蘋果iPhone大幅成長茁壯,在蘋果尚未培養出第三家供應鏈之前,營運可望維持成長格局。

單押蘋果 成潛在隱憂

通訊產品固然是和碩營運飆升的重要關鍵,不過無可避免的挑戰,則是資訊產品因為客戶產品策略改變,今年第一季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大幅下滑35%;至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受到平板電腦需求趨緩的影響,營收亦較前一年度下滑25%。

程建中表示,平板電腦因為與智慧型手機相似度高,預料未來一到兩年內,平板電腦在本質上將會出現變化,有可能會朝類筆記型電腦的方向走。(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68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和碩蘋果代工產業供應鏈消費性電子產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2330)出手解救英特爾(Intel)困境的傳言四起,雖然公司未進一步表態,但美國媒體已先披露「公司5月亞利桑那州(AZ)新廠剪綵,計劃邀請美國總統川普站台」。

2025-02-13 11:40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看到河道有人寫華爾街跟Reddit盛傳川普對台積電的處理方式,既然消息已經滿天飛,我也可以解除封印、寫寫我所知道的訊息了⋯

2025-02-13 11:25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表示,遊戲玩家和重度使用者都想入手RTX 5090和5080,會因晶片供應的限制造成缺貨。

2025-02-13 11:21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儘管川普再揮關稅大刀,以及DeepSeek模型推出引發AI股估值調整等干擾為台股增添波動,台股市值型ETF檔數有十多檔,若進一步關注規模在百億元以上、市場熱度高的產品,合計有6檔,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與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近一月表現皆不俗,打敗0050包括00923、00922、006208等3檔。

2025-02-13 09:5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根據國際金融服務供應商貝雅(Baird)發布的報告,美國政府可能正在推動一項涉及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的計畫。受此消息面激勵,英特爾股價在12日收盤大漲逾7%、台積電(2330)ADR下跌逾1.1%。

2025-02-13 10:40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擁「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外號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個人X平台上指出,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正在研究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目前這些產品仍處於內部的概念驗證(POC)階段。

2025-02-13 10:55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觀察23天以來表現,並以「川普指揮棒下的新投資」為題撰文,對大小事都管的川普,讓金融市場迅速調整腳步,反映在比特幣、黃金、油價等議題上更是明顯,老謝直言「川普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油價」,接下來台灣要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也許要改變油氣的配置,增加對美國購油,天然氣及農產品,而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放手匯率,台幣今年易升難貶,但在日本升息下,日圓貶至161.95已到盡頭,老謝直言「便宜的日圓也將接近尾聲」。

2025-02-13 10:37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受到國際金價猛暴性飆漲影響,南韓造幣廠正式向外宣布暫時停止金條銷售業務,消息一出加深投資人害怕「買不到」的心理,進一步推升貴金屬吃緊市況。

2025-02-13 09:40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勞保局每月固定入帳的各項給付接力發放,今(13)日起至月底,共有18項給付接連入帳,今天有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率先入帳,每生1名寶寶可領近4萬元,雙胞胎以上按比例贈給;另攸關近194萬人的勞保年金給付將在26日入帳,平均每人可領1.92萬元。

2025-02-13 09:36

台企銀董座4個月未進公司 劉佩真「合規」3關鍵

台企銀董座4個月未進公司 劉佩真「合規」3關鍵

台企銀(2834)爆出董事長劉佩真上任後長期未進公司但薪水照領的爭議,《ETtoday新聞雲》取得台企銀向財政部說明相關疑義的書面內容,並有多項「不在辦公室照樣辦公事」證明,文件指出,劉佩真因病居家上班期間有3關鍵舉證皆符合規定,相關資料財政部、金管會皆已掌握。

2025-02-13 13:5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