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慶龍
Chiwan是2009年韓國媒體發明,一個讓韓國廠商聽到都聞風喪膽的英文名詞,一方面代表「China+Taiwan」的縮寫,另一方面暗喻一旦中國市場與台灣技術能夠整合在一起,勢必對韓國廠商產生極大壓力。
當時韓國對Chiwan威脅的擔憂,主要是集中在光電面板產業,畢竟當時台灣有群創(3481)、友達(2409)等技術領先的面板廠,而中國空有龐大的內需,本身卻欠缺「足以成氣候」的面板廠,一旦中國選擇與台灣進行產業甚至股權上的合作,勢必衝擊到其他國家面板廠在中國的布局。
法規設限 台面板廠失Chiwan良機
可惜的是,台灣面板廠受法規限制,不但錯失Chiwan的合作契機,在中國政府決定大力扶植自己的面板廠之後,台灣面板廠甚至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以產業龍頭群創的股價為例,2010年股價最高還來到57.5元,如今卻剩下不到10元,兩極化的發展,確實讓人不勝唏噓。
看到台灣面板產業從2010年盛極一時到如今的生死存亡,關鍵其實就在於當中國決定啟動「產業進口替代」政策以前,台廠未能利用本身的技術優勢,搭配中國本土廠商還未成氣候的條件,爭取到一個最有利,不會被取代的競爭位置。
走筆至此,相信會有讀者提出疑問:台灣廠商不跟中國合作,難道就沒有出路嗎?我認為,除非這家企業的營運布局,完全不在乎中國的內需市場,否則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與其競爭,不如合作。
會有上述的結論,與我曾獨家專訪醫療保健股大江生醫(8436)董事長楊武男的過程有關,當時楊董事長回憶2014年上半年,中國政府的一道行政命令,不僅完全改變保健食品的產業結構,更嚴重衝擊到相關廠商的營運發展。
中國下禁令 百元生醫股股價腰斬
這道禁止從國外進口「膠囊」與「錠劑」的行政命令,就是為了要強迫全球所有與食品保健、醫療美容有關的廠商,一定要到中國大陸當地設廠,但對於中國市場占營收比重已達33%的大江生醫而言,由於當時銷往中國的產品大多仍是在台灣生產製造,因此這道突如其來的禁令確實對其2014年營運產生重大衝擊,拖累股價從「百元俱樂部」標準成員,一路摔落到2014年年底僅剩70元。
然而,就產業競爭而言,大江不僅是國內最大的機能性飲品、保養品代工廠,每年消耗膠原蛋白的數量,甚至高達從國外進口總數的四分之三。換言之,回顧2013年那一段股價從最高時的144.5元,下跌到2014年最低時的66.9元,腰斬一半的過程,根本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出在公司身上,而是單純的一道來自中國政府的「野蠻」命令,讓即使貴為台灣產業龍頭的公司都不得不低頭,並且加快後續到中國大陸當地的生產投資。
看到光電面板的例子,看到保健食品的前例,相信就不難理解台積電(2330)為何選在此時要到中國大陸設置十二吋晶圓廠,力成(6239)、南茂(8150)、矽品(2325)等封測廠又為何要前仆後繼地與中國紫光進行股權上的投資結盟,台灣半導體廠對未來的擔憂與內心的掙扎,其實早已完全反映在近期的行動上了。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99期www.moneyweekly.com.tw,行動版APP下載http://tinyurl.com/ngpv39u。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