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君雅
3月29日,國泰世華銀行副董事長蔡宗翰拿著手機,在咖啡店前完成指紋感應支付,他笑容滿面地對店員說了聲「謝謝」,影片旁白最後以「蔡宗翰對Apple Pay很滿意」作結。短短十三秒影片,令外界印象深刻,這是破天荒頭一遭,蔡宗翰親自上陣「擔綱」男主角,表面是親自督導、實測手機支付的流暢度,實為對外宣示打贏這場仗的企圖心。
影片中,蔡宗翰在手機只綁定了好市多(Costco)聯名卡,也就是他先前親自領軍、從強勁對手中信銀手中搶下發行權的代表作;如今,國泰世華雖一路拚到國內信用卡支付龍頭,但他仍不敢掉以輕心。
蘋果跨金融 一路過關斬將
因為,令傳統銀行既愛又怕、欲拒還迎的手機錢包大戰,真的來了!而令這場戰役白熱化的最關鍵催化劑,就是蘋果支付Apple Pay,Apple Pay的上線,也成為今年台灣第一季最受矚目的金融圈大事。
台灣感應式刷卡交易金額,高居亞洲第二大,目前專用讀卡機高達13萬台。Apple Pay雖然剛起步,但它無可取代的優勢有二個,第一是「含金量」高的大批忠實果粉群,第二是它向來自豪的生態圈體系,也因此,在蘋果跨界到金融領域後,Apple Pay一路過關斬將,和全球15個市場、3千5百家金融機構合作。
根據市調機構IDC統計,台灣光去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874萬支,蘋果手機市占率僅次三星,達20%,加上蘋果擅長的用戶體驗和生態系,把蘋果作為信仰的客戶忠誠度高、貢獻度高。也因此,對蘋果嚴苛的招親條件,大多數發卡銀行仍使出渾身解數配合,幾乎是傾盡既有的資源和通路打促刷戰。
目前,國內首批和Apple Pay合作的七家銀行,幾乎囊括市場大半江山,包括中信、國泰世華、玉山、台新、富邦、聯邦和渣打銀行,發卡數和簽帳金額都是前段班。
除了高額權利金、銀行相關宣傳資源配合,甚至要求合作銀行「謹言慎行」,連銀行發布新聞稿,遣詞用字和段落的細節都管很大,不只一位合作銀行高層坦承,「和蘋果之間有約定的KPI(績效指標),在行銷上有不少壓力。」…(本文截自財訊526期,詳全文)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