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示意圖。(圖/記者季相儒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行政院日前指出,在加入非經常性薪資、剔除物價因素後,2018年第一季每月實質總薪資高達59,852元,為18年來同期最高,引起各界一片譁然。根據勞動部調查,去(2017)年社會新鮮人,平均每人的經常性薪資逾27,055萬元,較前年增加332元、年增1.24%,為六年來最高;但因薪資成長速度遠不及物價成長幅度,讓年輕人對於薪資成長十分無感。
勞動部昨(31)日發布「2017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調查指出,以教育程度來看,以研究所以上的經常性薪資逾3.3萬元最高,其次是大學,平均經常性薪資逾2.8萬元。與前年數據相較,反以國中以下的2.2萬增加最多,調漲620元、年增2.79%;其次則是高中職的2.3萬元,調漲426元、漲幅1.82%,比大學年增的1.71%、及研究所以上的0.96%為高。
按照行業與職業別來看,社會新鮮人中,以醫療保健服務業的專業人員、平均薪資為36,057元最高,薪資最低的為支援服務業的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平均薪資為2萬2,013元。
若以行業搭配學歷來看,擁有研究所以上學歷並從事金融及保險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薪資為36,569元;在其他服務業中,學歷低於國中以下的社會新鮮人,薪資僅21,810元。
資料顯示,雖說社會新鮮人的經常性薪資,自101年至106年間有逐年調漲,6年來調漲約2,000元,但除專業人員的經常性薪資有破3萬外,其餘仍在3萬元以下,使得大部分年輕人在低薪環境中,對於所謂「調薪」仍覺得無感。
至於起薪部分,勞動部官員表示,勞動部自1999年開始調查社會新鮮人起薪,早年因景氣好、大學畢業生人數少,起薪相對較好,2000年時曾來到28,016元;隨著景氣下滑、薪資倒退,2014年時回到約2.7萬,2016年重新站上2.8萬,2017年平均起薪則來到28,446元,增加330元、年增1.1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