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一成自備款 幫得了年輕人買房?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圖/記者理財周刊攝)

文/莊孟翰

內政部新任部長徐國勇甫上任即因為一句讓年輕人「一成自備款」的購屋政策而引發輿論撻伐,其實此一政策如果是在十年前發布,可能就是好事一樁,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說穿了就是時移勢轉、時機不對,也就是在當前房價依舊高懸之際,一成自備款的購屋方式,正好落入愛之適足以害之的陷阱,主要原因在於房市景氣尚未觸底,更何況觸底之後還會有一段相當長的盤整期間。試想,如果現階段就貿然購屋,一旦再下跌個一、二成,不僅一成的自備款化為烏有,連帶個人信用也會跟著賠掉,而這也正是當前一般年輕人最在意的一大關鍵因素。

按理來說,天下第一大部的資訊應該比一般民眾還要專業得多,這一次所引發的問題其實正是反映兩年多來內政部習慣一言堂的高層官員惹的禍,不僅對實務問題了解不夠,還不願廣納建言,否則如能事先經由內部討論,再召開個公聽會或論壇,還真看不出這個小問題會引發什麼大風波!

對於這一次始料未及的嚴厲批評,內政部高層官員雖然表示,這是徐部長與他討論後,才對社會提出的政策意向,其後又隨即發表聲明,擬暫停規劃,並且再想想有沒有更有意義,且獲得社會支持的其他方案。其實就這一事件始末而言,主要癥結除房價與所得這兩點之外,另一值得關注的是,為何政策形成會是如此草率?那位習慣一言堂作風的官員未來是否還會提出什麼驚人的創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次,就購屋本質而言,幾乎每個人都會辦理貸款,其間雙方主要當事者就是購屋者的負擔能力與銀行的風險管控,而當前一般銀行核貸大都介於七至八成之間,因此,如果購屋者不能支付二至三成自備款而勉強購屋,風險必然很大,更何況往後二十至三十年房貸本息必然也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子女教育經費等,因此,除非未來市場走勢看漲,否則大家寧可靜待景氣觸底之後再作定奪。

其實,有關一成自備款問題,如果是在一九九○至二○○三年台北市每坪房價介於三十至四十萬元之景氣低迷期間,能夠藉由一成自備款及時拉年輕人一把,如今回想起來必然是一項德政無疑,因為其後自二○○三至二○一四年之間房價自每坪四十萬元一路飆漲至九十二萬元,足足上漲了一倍多。

此外,如再就內政部營建署所公布一九九○至二○○四年貸款人民自購國民住宅十二萬三一三戶加以檢視,或許是時間巧合,正好與房市景氣相契合。惟如再就「貸款人民自購」係指由政府補貼利息,協助收入較低家庭購置民間住宅之意旨,應與這次徐部長所提出之協助購屋動機不謀而合,唯一差別在於利息補貼與降低自備款的不同方式。至於另一最嚴重的失誤則是時機不對,因為目前正好是二○一五年房市景氣下行之初始階段而招致強烈批評,其所以致此,當然是沒充分掌握市場資訊與實務現況。

由於二○○三至二○一四年房價逐漸飆漲,房價所得比與貸款負擔率亦隨之逐年攀升,按2018Q1全國房價所得比高達九.○八倍,六都為七.二九至十五倍,遠超過一般國際三至五倍之衡量標準,至於貸款負擔率全國三七.二五%,六都介於二九.九二~六一.五四%之間,亦高於國際三○%至三分之一的衡量標準。而此際最具爭議性的焦點問題,應是房價高漲,所得卻長期遲滯,導致政策一稍有閃失,就很容易引發民怨。

由以上之分析,當前房市景氣依舊低迷,加以超額供給與投資客急於釋出,另一方面持有成本愈來愈高,此外,日本少子化與老年化之後遺症亦逐漸廣受國人關注,因此,現階段政策規劃仍應以延續營建署既有的租金補貼與優惠購屋貸款方案較為妥適,至於如何減輕年輕人購屋負擔,勢必得再等個三、五年市場景氣動向明朗之後才會比較具有實質意義。

另外,如附圖一九六六至二○一七年台北市預售房價與台灣每人GDP變動趨勢圖所示,其中一九九○至二○○三年每坪房價由三三.六二萬元漲至三九.一○萬元,漲幅一六.二九%,每人GDP由八三二五美元增加至一四一二○美元,增幅六九.六一%,這一段期間不僅人人皆得以輕鬆購屋,資產還大幅增值,可謂皆大歡喜。

惟如就二○○三下半年最近這一波房價起漲點計算,每坪由三九.一○萬元漲至二○一四年之九二.四萬元,再回跌至二○一七年之八三.三萬元,漲幅高達一一三%,另一方面,每人GDP由一四一二○美元增加至二四二六九美元,增幅七二%,亦即一九九○至二○○三年這一段期間是「所得增幅<房價漲幅」,至於二○○三至二○一七年這段期間則剛好相反,呈現「房價漲幅<所得增幅」之逆轉趨勢,由此即可充分了解這一次「一成自備款」購屋政策為何會引起這麼大的反彈。

而更重要的是,今後主管機關政策擬定時如何務實的先接地氣傾聽民意,別再以一言堂的高姿態惹了禍還不知怎麼危機處理!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圖/記者理財周刊攝)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937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買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49萬股東注意!台新金撥配息約1元 配發率100%

49萬股東注意!台新金撥配息約1元 配發率100%

台新金(2887)今(2)日公告盈餘分配近1元,含0.4元股票、0.59999990元,略優於去年,以去年自結稅後純益(EPS)達1.01元估,配發率近100%。

2024-05-02 18:25

台積電熊本廠薪水太高 日企苦:薪資開到極限也沒人來

台積電熊本廠薪水太高 日企苦:薪資開到極限也沒人來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230)在日本熊本縣建廠,為當地就業情況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根據日媒報導,由於異常優惠的待遇和對半導體日益增長不僅吸引了學生,也吸引了那些尋求職業轉變的人。然而,中小企業對薪資上漲的擔憂卻越來越高。

2024-05-02 15:59

快訊/70萬股民喜迎!00929每股配0.2元 年化報酬率飆近12%

快訊/70萬股民喜迎!00929每股配0.2元 年化報酬率飆近12%

70萬投資人喜迎!首檔月月配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今(2)日公告預定配0.2元,以今日收盤價20.05元估算,年化報酬率11.97%,飆近12%。

2024-05-02 15:46

離婚父母爭子女綜所稅扶養抵扣 生活費匯款不如聯絡簿簽名

離婚父母爭子女綜所稅扶養抵扣 生活費匯款不如聯絡簿簽名

5月綜合所得稅(綜所稅)申報扶養親屬項目常常是申報諮詢的重點,稅務人員私下透露,很多離婚的父母搶著申報子女扶養,希望折得所得稅,但是因為稅法規定扣除額不能切割,就算主張「共同扶養」子女也只能給父或母其中一人抵稅,實務上就發生過離婚爸爸拿出匯錢付生活費的證明,扶養扣除額認定卻給媽媽,只因學校聯絡簿簽名欄、小孩考卷全是媽媽名字的關係。

2024-05-02 12:34

台股高息ETF募集喊卡! 新光投信曝尚未收到核准函

台股高息ETF募集喊卡! 新光投信曝尚未收到核准函

在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等多檔台股高息月月配ETF吸引投資人瘋狂投入下,金管會對ETF審查趨嚴,今(2)日新光投信確定審核中的商品「今年暫停募集」,未來再視市場情形募集。

2024-05-02 16:12

台股ETF受益人824萬創新高 一表看3檔人氣王漲粉破10萬

台股ETF受益人824萬創新高 一表看3檔人氣王漲粉破10萬

台股每周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出爐,根據4/26最新公布資料,台股ETF的受益人周增加10萬7728人,總受益人達824萬4635人續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也增加217萬4007人,其中,台股高息ETF受益人更是成長驚人,已達到599萬9562人,下周將挑戰600萬人大關,佔整體台股ETF受益人的73%。

2024-05-02 11:03

Fed利率連6凍  新債王:今年降息不會超過1次

Fed利率連6凍  新債王:今年降息不會超過1次

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1 日)會議中 決定維持利率不變,這也是自 2023 年 7 月以來連 6 次按兵不動,有華爾街「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在受訪時表示,Fed今年降息不會超過1次。

2024-05-02 13:43

小資族愛00919勝台積電 今年來零股交易人氣王出爐

小資族愛00919勝台積電 今年來零股交易人氣王出爐

零股交易一直是小資族、存股族的重要指標,統計今年以來至4月底台股零股交易情況,其中擁有穩定高息配息政策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最受小資族投資人青睞,今年來零股交易日均量157萬股最具人氣,勝過台積電、鴻海,成為台股最佳小資人氣王。進一步觀察前十大排行中,高股息ETF就佔了6席,更彰顯出台股高息ETF的存股價值持續受投資人喜愛。

2024-05-02 11:21

聯準會鷹派放軟!日圓千億銀彈噴出 匯價飆升至153

聯準會鷹派放軟!日圓千億銀彈噴出 匯價飆升至153

受到美國聯準會(Fed)表態升息「不太可能」與市場盛傳日本政府趁勢出手干預的消息激勵,日圓今(2)日凌晨匯價一度由157回升衝上153.04的水準,惟因亞幣普遍轉穩,台銀日圓現鈔掛牌價持續在0.21附近表現,未再探底。

2024-05-02 10:24

央行揭經長王美花反對升息 主因「電價漲非AI廠商經營更困難」

央行揭經長王美花反對升息 主因「電價漲非AI廠商經營更困難」

中央銀行在上一個月理監事會議中意外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與會理事中僅經濟部長王美花反對升息,而央行今(2日)公布第一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中,揭露王美花反對理由,她認為,廠商業績表現兩極化,電價調漲後,導致非AI題材的廠商製造成本增加,再調升利率,資金成本會隨之提高、經營更加困難,不建議調升利率。

2024-05-02 17:5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