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發燒,3月出口金額不樂觀(圖/記者林世文攝)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財政部週三(8日)將公布進出口統計,根據財政部預估,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國際多國已經採行封城、隔離等政策,實質傷害到實體經濟,3月的出口值將為負成長,較去年同期減少2%到5%,甚至專家預估,將年減達到5.6%左右,加上中國大陸3月仍有停工情況,將會衝擊塑化及機械的出口動能。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去(2019)年3月出口286.8億美元,而財政部估計,3月出口金額恐怕無法到達去年的成績,可能減少2%到5%之間。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表示,現在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在美國等地方持續擴散,而我國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同樣相當高,因此預估疫情衝擊出口情形將延續到第2季。
財政部官員表示,中美貿易戰的正向發展、5G以及AI的新興商機、台商產能移回台灣等正項因素仍在;但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形成短期衝擊,後續發展也尚未明朗,全球的消費和原物料的價格已經受到影響,確實會壓縮我國出口動能。
以2月的出口值來說,原本財政部是預估可以年成長三成左右,但是僅成長24.9%,出口值253.8億美元,顯示新冠肺炎確實衝擊到我國的出口金額,單月出口值衝擊約15到18億美元。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賴怡欣則指出,疫情導致全球前所未有的封城、隔離等措施,這些都不利全球產業鏈的生產與運輸,各國的需求一度跌破20美元,原物料價格也明顯走跌。經濟部所公布的2月外銷訂單來看,在工作日還比較多的情形下,仍比去年同期少了0.8%,顯見出口仍相當不利。
以經濟部2月外銷訂單指數而言,賴怡欣認為,即使今年2月的工作天數足足比去年多了5天,但2月外銷訂單金額仍年減0.8%,足見疫情衝擊甚深。雖然國際經濟進入寒冬,但台灣因疫情相對控制得宜,可能會有部分轉單效應,預估3月出口值應為負成長5.6%。
徐之強則認為,由於中國大陸、美國、歐洲等各國都有封城、隔離等政策,生產鏈恐怕產生斷鏈危機,第1季經濟表現受到衝擊,加上各行業尤其是航空業等幾乎已經沒有運行等,出口低迷恐怕會延續到第2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