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進度慢! 學者憂:防疫拖越久「經濟問題」全浮現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新冠肺炎事件。(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後疫情復甦緩慢多變,「抗疫」進入長期抗戰局面。(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文/David Stinson孫維德

全球疫情已從之前的急性發作期走向下一階段,但依然蠢蠢欲動,等著吞噬那些誤判微妙平衡的人。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控制病毒,而這段時間的損傷又有多大。

在某項改變藥物研發過程的新科技剛完成不久,就出現了百年一次的大瘟疫;而正當全球經濟陷入危機之時,兩家充滿勇氣的公司把握機會大展身手,靠著新工藝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要是上述事件不是發生在2020年的話,大概會是個令人振奮的故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年一份論文〈mRNA疫苗:疫苗學的新紀元〉(mRNA vaccines–a new era in vaccinology)在醫藥期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刊出,論文指出,這種疫苗的「強度高,可以快速研發,生產成本可能更低、可能會更好管理」;這項新技術讓研究人員不用再靠病毒表現出來的蛋白質製作疫苗,而是可以直接把mRNA打進人體,讓人體製造出蛋白之後產生免疫反應,而且整個研發過程也會更靈活,可以快速因應病毒的演化。2020年,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這兩家公司分別在12月11日和12月18日,用這種新技術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拿到美國FDA批准。

市場對於疫苗問世的反應很好,但也沒有好到歡天喜地;人們希望疫苗完成的任務困難到前所未見,不僅希望它們能夠抵抗不斷變種的病毒,還希望它們在地緣政治關係複雜的當下,以史上最短的時間讓全球獲得免疫。但在短期之內,疫苗出廠的速度依然趕不上最初公開的時程;而且英國、南非、加州等地,這時候還各自出現了新的變種病毒,每一種都比最初的「野生型」更容易傳播,人們原本還只是因為疫苗出貨延期而失望,這時卻開始懷疑新的疫苗根本無法讓全球成功免疫。

如今我們最多只能確定,疫情後的復甦雖然將到來,但會相當緩慢,而且各地的狀況有所差異。

▲▼陳時中施打疫苗畫面曝光。(圖/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首批AZ疫苗開打,圖為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施打疫苗。(圖/指揮中心提供)

儲存、運送問題多 接種阻力紛至沓來

美國原本打算在2020年底前發放第一批2,000萬支疫苗,實際發放時卻非常緩慢,而且大幅延期。一開始的延期,是因為許多因素妨礙疫苗從藥廠運至儲存地;疫苗從製造到施打的過程需要一整套基礎建設,不可能一夜之間完工,光是製造過程就和傳統產業的生產線差很多,從第一個步驟就必須進行品管,要打造這樣的生產線就得花好幾個月。

美國目前每天為150萬人接種疫苗,但美國人口有3.28億人,照這速度要2021年下半年才能全部打完。不過如果一切完美,等到其他公司的疫苗,例如最近批准上市的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問世之後,每天就能接種更多人。

美國的困境與歐盟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歐盟到2月初為止接種疫苗的人口只有3%。英國在2020年5月和阿斯特捷利康(Astra Zeneca)以每劑4.07美元的價格達成協議,歐盟則進行了曠日費時的談判,8月下旬終於把價錢壓到每劑2.13美元。結果也許是因為被砍價,阿斯特捷利康在2021年1月表示,比利時工廠出現了一些之前想不到的問題。這可能會讓歐盟在英國才剛敲定脫歐的節骨眼上,又出現一個更大的貿易爭議。

不過,疫苗政治不只影響歐盟,貧窮國家該怎麼拿到疫苗,也變成一個越來越麻煩的問題。美國在拜登上任之後,加入了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與各國一起協助全球獲得疫苗,但還是會和其他國家一樣先照顧自己人。這種作法其實對整體抗疫不利,畢竟,只要疾病還在任何一個地方大量流行,不僅會傷害當地人民,更可能會讓病毒在當地演化練功,隨時準備爆發下一波全球疫情。

病毒變種成常態 挑戰疫苗的「更新力」

2021年1月從英國開始,變種病毒陸續在巴西、南非、加州出現。世界各地突然出現一大堆這種報告,原因可能是因為加強了病毒監測,但更簡單的解釋是,之前的圍堵策略並沒有擋住病毒。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底成了至今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全球幾乎每天新增50萬病例,這很可能和北半球目前處於冬季有關。

目前看到的每一種突變,都讓病毒更容易傳播,所以都出現在人口較多的地方。其中,某些變種還會讓病毒更危險,例如英國變種的致死率更高,南非變種則更麻煩,會讓病毒更能抵抗疫苗,而且不同變種病毒相遇之後,還會交換彼此的基因。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用這些變種病毒製造疫苗,而且新的mRNA疫苗技術這時候就很強大,德國生技公司Bio NTech表示,它能夠在6周內跟莫德納合作生產出新版疫苗,送交監理機關審查。當然之前的技術也有用,中國疾管中心的一位官員說,科興生物(Sinovac)和國藥集團(Sinopharm)大約花兩個月也能生產出新版疫苗。但麻煩的是,病毒突變和疫苗效力之間的互動過程不是線性的,而中國的研發方法,可能特別容易碰到速度趕不及的問題。

群體免疫門檻的簡單版公式是1-1/R0,其中的R0是基本傳染數,就是在沒有免疫或任何預防措施的時候,每個病例平均會把該疾病傳染給幾個人。大部分人認為武漢肺炎的R0介於2至3之間;算一算就知道,要是R0變成2倍,群體免疫的門檻一定大幅拉高。

如果疫苗的效力像美國那兩種一樣高達95%,R0增加通常不會帶來麻煩;但中國疫苗的效力目前看起來較低,國藥集團的只有80%,科興生物的更低,之前宣布只有78%,後來在巴西測試的結果甚至低到50%。此外,疫苗預防感染的效力和防止病毒傳播的效力又要分開來看,雖然兩者應該彼此有關,但後者更難測量。

所以如果中國想要對變種病毒達到群體免疫,顯然就不能只研發新的疫苗,還得提高疫苗的效力。而且因為中國政府在社群媒體上散播外國疫苗不可信的消息引發國內共鳴,中國會更需要自立自強。雖然它目前為止用非藥物的方法把疫情控制得很好,但目前疫情演變到中期之後,之前的做法可能會把自己困住。

▲▼新冠疫苗,美國。(圖/路透)

▲中國疫苗的效力目前看起來較低。(圖/路透)

施打疫苗有風險 隔離政策仍將持續

至於西方國家則可能會因為人們對要不要施打疫苗猶豫不決,而無法及時達成群體免疫。但只要是疫苗都會碰到這種問題,疫苗當然有風險,最能夠決定要不要承擔風險的是每一個人。而且有些目前猶豫不決的人,其實可能是在等有夠多人打完沒事之後才願意施打。

話說回來,沒有達到群體免疫,並不等於沒有壓住疫情。還記得R0的定義嗎?它是指傳染病在完全沒有任何預防措施下的傳染人數;光是大家好好戴上口罩,或者採取其他暫時性措施,病毒的傳染能力就會降低,突變的機會也會減少,研究人員就有更多時間找出根本的因應之道。

但另一方面,許多大幅影響經濟的防疫措施應該還是會持續好一陣子。旅行還是會比以前困難,而且中國、開發中國家,以及那些接種比例不高的國家會最嚴重。如果之後又出現新的麻煩變種,那些已經接種過疫苗的人移動可能又會受限,航空業與旅遊業的寒冬也會拖得更久。

疫情久拖未決 暴露更多經濟問題

房市可能會復甦,但不會回到2019年的水準。由於美國的購物中心供給過剩,有些已開始破產,有些則轉型為電子商務物流中心。商辦市場則是有很多人正在觀望,想先確定在家辦公浪潮對供需的整體影響之後再做決定。經濟刺激政策撐住了住宅價格,但背後的變化已經開始浮出水面,大城市的住宅供給量受限,所以居民開始搬到二線城市,這樣既能繼續過著都市人的生活,又能獲得更多選擇空間。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布恩(Laurence Boone)1月28日表示:「我們最關心的是疫苗接種進度落後和新型變種病毒的出現,會不會讓防疫時間拖得更久,暴露出更多經濟問題。」布恩以前曾經簡述過全球經濟看漲、持平、看跌的三種未來,如今開始擔心現況離看跌越來越近。

經濟學家在2020年就提醒過,經濟活動和人類健康之間不是二選一,那些防疫最好的國家,經濟成長率都高。即使疫苗目前無法根絕病毒,亦無法達成群體免疫,它還是可以給世界更多選擇。有了疫苗,每個人就更能控制自己要承受多少風險;國家也更能根據自己的強項與弱項,去選擇要走向怎樣的未來。如今,全球疫情已經從之前的急性發作期走向下一個階段,但依然蠢蠢欲動,等著吞噬那些誤判微妙平衡的人。

長期來說,傳染病的致死率都是逐漸降低,傳染力逐漸增強,這樣才能跟我們的免疫系統共存,不斷找機會繼續演化。所以目前的變異如果致死率真的比較高,就注定撐不久;即使我們無法消滅變種病毒,它造成的問題也不會像原版的病毒那麼大。真正的問題會在於,我們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控制住它,而這段時間的損傷又會有多大。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譯者為劉維人。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閱讀《台灣銀行家》雜誌。

延伸閱讀

超前思考疫情「流感化」的新經濟

金融資產價格攀升 央行示警

疫苗分配不均 考驗全球疫韌性

關鍵字: 台灣銀行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外資4交易日提款台股1178億 鴻海今遭砍逾7.2萬張淪賣超王

外資4交易日提款台股1178億 鴻海今遭砍逾7.2萬張淪賣超王

美國強勁經濟數據表現,引發美放緩降息步調的疑慮,今(13)日外資賣超556億元,創下史上第11大單日賣超金額,累計近4個交易日已從台股提款1178.77億元,單日外資賣超鴻海(2317)7萬2078張,高居外資賣超第1名個股,廣達(2382)、台積電(2330)分別賣超2萬491張、1萬5739張,分居外資賣超第2、3名個股。

2025-01-13 17:34

世芯-KY抱一張賠15萬 千金股全倒上市櫃8檔跌逾百元

世芯-KY抱一張賠15萬 千金股全倒上市櫃8檔跌逾百元

台股今(13日)殺聲隆隆,上市千金股中有5檔單日跌逾百元,以世芯-KY(3661)單一交易日跌掉150元、跌幅5.09%,每股2795元作收,抱一張現賠15萬元。

2025-01-13 14:40

台股重挫523點!3檔高息ETF爆逾16萬張大量 00919登成交王

台股重挫523點!3檔高息ETF爆逾16萬張大量 00919登成交王

愈跌愈買!台股今(13)日收跌523.25點,失守2萬3千點整數關卡,盤後ETF成交排行出爐,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高股息(0056)與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等3檔台股ETF爆出逾16萬張成交量,名列成交排行榜前3強,其中00919單日成交量逾18萬1959張。

2025-01-13 14:09

南亞科去年全年虧逾50億元、每股虧1.64元 估DRAM市場Q2復甦

南亞科去年全年虧逾50億元、每股虧1.64元 估DRAM市場Q2復甦

南亞科 (2408)今日公佈2024年第四季營收為65.75億元,較上季減少19.2%。第四季DRAM平均售價季減低十位數百分比,銷售量季減高個位數百分比。

2025-01-13 15:31

裕隆城首年營收破55億、人流破千萬次 今年喊目標營收破57億

裕隆城首年營收破55億、人流破千萬次 今年喊目標營收破57億

裕隆(2201)旗下新店裕隆城盤點2024年開業第一年業績,營收達55億,人流突破千萬次。展望2025年,裕隆城目標挑戰營收突破57億,裕隆城更表示,商城準備豐富年菜、精美伴手禮及精彩活動,邀請民眾進城採買年貨、吉祥過好年。

2025-01-13 15:00

美食-KY進軍美東市場 全美朝百店規模前進

美食-KY進軍美東市場 全美朝百店規模前進

美食-KY(2723)去年Q4合併營收季增4%,大幅超出歷史同期表現,反映美國、中國市場雙雙繳出更強勁的成長動能,其中,美國東岸紐約、紐澤西州門市也盛大開出,全美門市持續朝百店前進。

2025-01-13 14:34

滙豐銀:亞洲GDP 4.4%優於全球平均2.7% 看淡日圓年底前維持160價位

滙豐銀:亞洲GDP 4.4%優於全球平均2.7% 看淡日圓年底前維持160價位

滙豐銀行預期穩健的全球經濟前景、持續擴大的企業盈餘成長,以及多數央行同步降息,將可能有利於風險資產類別,全球股票的報酬表現可能會優於債券,由於 印度和東協國家成長強勁,加上中國不斷加大政策刺激措施的力道,2025 年亞洲 (除日本以外)的經濟成長可能保持在 4.4%,遠高於全球平均成長率 2.7%,估今年底之前日圓兌美元維持在160價位,偏弱日圓有利率日本企業出口表現。

2025-01-13 13:33

台股重挫逾380點!權值股鴻海聯發科熄火 台積電翻黑

台股重挫逾380點!權值股鴻海聯發科熄火 台積電翻黑

美國就業數據表現亮眼、市場憂慮聯準會(Fed)對2025年對於降息恐更趨謹慎,衝擊上周五(10日)美國四大指數全面下挫,受到權值股重挫影響,台股今(13)日開盤半小時殺聲震天,權值股鴻海(2317)、聯發科(2454)率先翻黑,鴻海跌逾3%最低來到174.5元,為2024年9月19日以來新低,成交量逾4.4萬張位居上市成交量排行冠軍,在台積電(2330)也翻黑下,台股盤中指數重挫逾380點失守2萬3000點整數關卡。

2025-01-13 09:48

200萬人被錢香醒!8檔台股ETF今入帳160億 00919豪撒近百億

200萬人被錢香醒!8檔台股ETF今入帳160億 00919豪撒近百億

台股ETF趕在蛇年來臨前先發錢給投資人過好年,《ETtoday新聞雲》盤點入帳資料發現,光是今(13)日就有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等8檔ETF選在今日配息入帳,金額估達159.74億元,逼近160億元,合計受益人數達198萬8214人,將近200萬人被錢香醒。

2025-01-13 00:02

電價漲7%?台電否認 「盼國會支持2000億撥補」

電價漲7%?台電否認 「盼國會支持2000億撥補」

有關媒體報導電價可能漲7%、水電雙漲等臆測,台電強調,電價由電價審議會決議,台電目前也無規劃漲價方案,台電爭取2000億元預算是為了補貼民生電價,2022年到2024年,台電每年吸收民生電價成本超過800億元,3年間就吸收了2800億元,國際間其他國家也有類似做法。

2025-01-13 09:3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