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基辛格)。(圖/英特爾提供)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華爾街日報》的年度科技論壇(Tech Live)上再度重申,儘管台灣在全世界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台灣在目前的局勢下卻是危險的,所以他強調全球需要更多地理上平衡的彈性供應鏈。
基辛格表示,基本上現在是有長期的成長週期,但近期的波動非常大,像在疫情期間,原本每年成長5%的產業中應,突然下滑5%,但需求卻突然增加25%,所以過去在他當執行長的期間內,前面5季都在追趕需求,直到這兩季才終於趕上,但他也說,在半導體業未來十年將成長一倍的情況下,還是要有長期的工廠擴建計畫。
至於近期經濟衰退原因,基辛格則說,因為過去這段時間晶片短缺太久,所以廠商都建立了庫存,這就是市場近期迅速疲軟的原因。
談到任內最積極推動的晶片法和補助,基辛格說,確實在亞洲生產,成本可以降低最多四成,歐美建廠沒有成本上的競爭力,這就是為什麼晶片產業會外移亞洲,從原先90年代80%在歐美生產,到後來只剩20%。
基辛格說,如果沒有晶片法案,英特爾也只能被迫在亞洲進行更多生產,所以他才認為需要這項法案來推動地理平衡。
至於美中不斷升高的地緣衝突風險,基辛格認為這樣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他也藉此重申,這就是重新平衡供應鏈那麼重要的原因。
基辛格也因此指出,台灣在在科技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但在當前情勢下卻是不穩定且危險的,甚至連台灣廠商都認為必須讓供應鏈更為平衡。
基辛格也期待,在2030年之前,歐美和亞洲在半導體供應的比例能變成五五分,其中兩成在歐洲,三成回歸美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