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預測特斯拉將在2030年持續稱霸電動車領域,但領先優勢恐大幅縮減。(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KPMG安侯建業發布《2022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調查報告》,此次調查訪問30個國家、915位汽車產業高階主管對汽車產業未來的前景看法,儘管受訪者仍對於汽車產業的長期展望非常樂觀,但是受到供應鏈衝擊、經濟成長趨緩等現實面的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持審慎保守態度。
勞工短缺、脆弱性供應鏈、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與經濟艱困的情況之下,使得汽車產業高階主管面臨多重挑戰。76%受訪者擔心通貨膨脹與高利率將對2023年的業務發展帶來負面影響。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會計師張字信進一步指出,今年供應鏈受阻的情況仍會存在,但晶片短缺問題將逐步緩解,有望加速汽車延遲訂單的出貨速度。然而,原物料價格上漲的態勢以及缺工影響,迫使汽車製造業者營運成本上升,成長將較2022年趨緩。
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最大的差異在於動力系統,隨著電動車產業成為主流,許多車廠逐漸將引擎工廠轉型為電池生產基地,加速從內燃機轉向電池驅動,也將改變汽車的每一步生命週期,包括製造生產模式、銷售方式、充電方式以及服務模式等。此外,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預測特斯拉將在2030年持續稱霸電動車領域,但領先優勢恐大幅縮減。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巨擘蘋果進軍電動車市場將急起直追,從去年的第九名上升到今年的第四名,僅次於特斯拉、奧迪、BMW,躋身電動車領導企業之列。
當汽車製造商宣布在未來四年將對電動車領域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多達50家以上新興製造商正積極搶得獲利商機,預估未來四年內將超過160款新型電動車進入全球市場,這樣的市場競爭力不容小覷,進而推動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改變,特別是在電動車的性能與品牌方面。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五年消費者最注重駕駛性能(高於2021年的71%);七成受訪者則表示當電動車銷售價格高漲,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期望也隨之提升,因此品牌的推廣變得更加重要,打造引人注目的標語、聚焦關注數位消費者(The Digital Consumer)的需求,才能真正走向未來。
調查指出,超過一半(55%)的受訪者非常擔憂電池金屬的生產供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汽車製造商及其供應商正在進行供應策略調整。目前許多供應商與製造商採取短鏈、回流等策略,特別是希望電池的零組件能夠在當地採購原料、減少對進口品的依賴。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補充,電池是動車的關鍵心臟,在需求增長的情況下,將帶動市場投入資源擴充電池產業,例如日前Panasonic宣布將斥資40億美元於美國建造全新電池工廠、三星 SDI將投資13 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建置新電池廠。
電動車產業前景欣欣向榮,傳統車廠與新創企業紛紛布局,當大量的電動車製造商進入市場,以及大規模生產電動車所需的數億資金,將為汽車製造商帶來龐大商機。近年來,許多車廠正推行「輕資產戰略」,委由第三方來外包製造,像是美國新創公司Fisker旗下一款電動車,將委託鴻海日前收購的Lordstown汽車工廠生產。調查報告中76%的受訪者一致認同這樣的商業合作模式,不僅能降低生產線的投資成本,也可以降低營運風險。
汽車產業過去很少面臨如此大規模的變動與挑戰,未來新的動力系統、與消費者的關係、收入模式、製造流程、科技創新、資料流等等,都將在未來十年為汽車產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