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失能老人照護支出七年破二百萬元

台灣已進入老年化社會,未來老人每月生活開銷、醫療及看護費用需近四萬元,若不幸失能,以平均照護7.3年來算,就要220萬元,若沒有及早做好準備,對家人來說無異是沉重的負擔。

文.林佳弘

印尼官方多次放話要在2017年停止對台輸出勞工,原因在於印尼數次要求我國政府改善外勞的勞動條件。如果屆時印尼決定將國內現有十七萬餘的印尼看護撤離台灣,對國內的老人照護體系將會產生立即性的危機。

台灣高齡照護問題難解

印尼對我國政府所發出的勞工撤回聲明,也點出台灣雖已正式步入老年化社會,卻缺乏足夠的老人看護資源問題,以及政策的矛盾與錯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政府一方面推動《長期照護服務法》,立意良善地希望由本國看護來照顧老人,一方面又大量引進外籍看護,並對外宣稱外籍看護只是配套,主角還是本國看護。只是當本國對比外籍看護的照護費用高達兩倍以上時,有多少人還會找本國看護?

正因為國內的老人照護資源不足,讓許多四、五、六年級生開始省思自己未來的老年照護生活,這也是目前保險公司全力銷售長照險的誘因。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台灣將進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也將從去(2014)年69萬人攀升至2031年的118萬人。

衛生福利部指出,一般家庭若有一個失能者,就須有一個正常人照顧超過十年以上,此將造成家庭經濟、沉重的負擔。

失能老人照護 七年破二百萬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安聯人壽指出,根據推算,65歲以上老人每月生活開銷、醫療及看護費用需近四萬元,其中照護費用約占二萬五千元,以失能人口的平均照護時間7.3年來推算,照護費用支出需求就高達220萬元,對一般家庭而言,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一般長照險多包括腦中風、阿茲海默症、嚴重頭部創傷、帕金森氏症等多項易導致長照狀態的特定傷病,每年給付特定傷病扶助保險金(前十年保額十二倍,之後每年保額十五倍)至身故或一百歲,不僅可減輕患者的照護負擔,亦可避免長期照護費用侵蝕退休金,降低對於家庭的衝擊。

新光人壽行銷長李正偉分析,無論是在歐美或日本,因為意外、疾病或自然老化,高齡者除了醫療成本的增加外,需要長期照護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透過長照險 彌補社會資源不足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去年台灣保險市場,國人投保率約達230%,亦即每個人平均投保2.3張保單,其中人壽保險普及率更高達322%,保險滲透度有機會蟬聯全球第一名,但反觀長期看護險的投保率僅有2%,形成強烈反差。

中信人壽發言人卓長興進一步表示,高齡少子化已是社會趨勢,未來的老、病、殘安養問題已是全民關心焦點,只依賴社會保險的資源勢必不足,建議民眾可透過商業保險,按照個人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與保障需求,除必備的壽險、健康醫療險外,規劃具有長期照護給付功能的終身保險,保障未來的醫療照護品質。

新光人壽表示,長期看護險可以保障失能與失智所帶來的風險,至於類長看保單(特定傷病險及殘扶險)則是針對特定的「疾病」或「殘廢等級」理賠,保障範圍不盡相同,保費也略有高低,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長期看護商品。此外,選擇時也建議應注意四大重點:

一、自然老化 疾病失能:在挑選長看險、特定傷病險及殘廢扶助險時,民眾可依自身狀況進行投保評估,如擔心因身體機能喪失,導致失智、失能或老化無法自理生活,建議可選擇長看險;若憂心因疾病或傷害導致失能,並需長期看護,則可選擇特定傷病險或是殘廢扶助險。

二、給付方式:市場上的長看、類長看保單有分月給付、半年給付及年給付等形式,長期看護保險是協助長期看護所需的看護費、醫療器材、日常支出(如營養補給品、尿布)等費用,每月給付的方式係長期、持續性地補足家庭經濟支出,較可避免資金挪做他用。

三、保證給付vs.最高給付:因傷害或疾病造成長期看護狀態,定期按月或按年給付的長期看護保險,可添補「醫療花費」或「每月專人照護費」的支出。有些保險商品還設計保證給付機制,如果被保險人在領取保險金期間內不幸身故,仍可就剩餘未領部分,選擇一次貼現。

四、豁免保費:目前大部分的保險公司都有推出長看險和類長看險,有些還提供豁免保費的保障機制。選擇豁免保費認定範圍較寬的保單,一旦符合豁免狀態,不僅可以繼續享有保障,還可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61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老人照護高齡化社會失能者長期照護失智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2330)出手解救英特爾(Intel)困境的傳言四起,雖然公司未進一步表態,但美國媒體已先披露「公司5月亞利桑那州(AZ)新廠剪綵,計劃邀請美國總統川普站台」。

2025-02-13 11:40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看到河道有人寫華爾街跟Reddit盛傳川普對台積電的處理方式,既然消息已經滿天飛,我也可以解除封印、寫寫我所知道的訊息了⋯

2025-02-13 11:25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表示,遊戲玩家和重度使用者都想入手RTX 5090和5080,會因晶片供應的限制造成缺貨。

2025-02-13 11:21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儘管川普再揮關稅大刀,以及DeepSeek模型推出引發AI股估值調整等干擾為台股增添波動,台股市值型ETF檔數有十多檔,若進一步關注規模在百億元以上、市場熱度高的產品,合計有6檔,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與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近一月表現皆不俗,打敗0050包括00923、00922、006208等3檔。

2025-02-13 09:5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根據國際金融服務供應商貝雅(Baird)發布的報告,美國政府可能正在推動一項涉及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的計畫。受此消息面激勵,英特爾股價在12日收盤大漲逾7%、台積電(2330)ADR下跌逾1.1%。

2025-02-13 10:40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擁「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外號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個人X平台上指出,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正在研究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目前這些產品仍處於內部的概念驗證(POC)階段。

2025-02-13 10:55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觀察23天以來表現,並以「川普指揮棒下的新投資」為題撰文,對大小事都管的川普,讓金融市場迅速調整腳步,反映在比特幣、黃金、油價等議題上更是明顯,老謝直言「川普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油價」,接下來台灣要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也許要改變油氣的配置,增加對美國購油,天然氣及農產品,而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放手匯率,台幣今年易升難貶,但在日本升息下,日圓貶至161.95已到盡頭,老謝直言「便宜的日圓也將接近尾聲」。

2025-02-13 10:37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受到國際金價猛暴性飆漲影響,南韓造幣廠正式向外宣布暫時停止金條銷售業務,消息一出加深投資人害怕「買不到」的心理,進一步推升貴金屬吃緊市況。

2025-02-13 09:40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勞保局每月固定入帳的各項給付接力發放,今(13)日起至月底,共有18項給付接連入帳,今天有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率先入帳,每生1名寶寶可領近4萬元,雙胞胎以上按比例贈給;另攸關近194萬人的勞保年金給付將在26日入帳,平均每人可領1.92萬元。

2025-02-13 09:36

聯詠獲多家外資按讚 目標價上看640元

聯詠獲多家外資按讚 目標價上看640元

IC設計廠聯詠(3034)近日舉行法說會後,吸引多家外資機構的關注,並紛紛調高其目標價。其中亞系外資將聯詠的目標價從550元調升至567元,並重申「中立」評等;美系外資則將目標價從510元提高到575元,同樣維持「中立」評等。日系外資則對聯詠持樂觀態度,將目標價從580元調高至600元,並重申「買進」評等。另外一家美系外資也看好聯詠,將目標價從590元調升至620元,並重申「買進」評等;還有一家美系外資則將目標價從630元調至640元,並重申「加碼」評等。

2025-02-13 13:1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