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寶山
近五十年來,台灣經濟可說歷經了十三次的景氣循環,我的人生也正好參與其中,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轉變到商業社會,以及現在的網路社會,再到未來的物聯網時代,五十年變化之大難以想像。這當中,有人掌握了機會飛黃騰達,卻也有人時不我予,被淹沒在變動的狂潮中。
例如王永慶,當時投入塑化業而成為經營之神、台灣首富;例如郭台銘,掌握蘋果代工契機,稱霸一方。不過潮起潮落,眼界如果不夠遠,即使曾為股王也有淪落的一天,例如宏達電,在它最輝煌的2011年不但股價上一千三百元,更躋身全球百大品牌,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名列前茅;只是也許是錯估形勢,一路走來宏達電每下愈況,事出必有因,研發、行銷、智財權等都是其致命傷,尤其專利戰敗北,幾乎注定了現在的結果。
工業社會,機器取代手工,大量製造生產,現在更邁向機器人時代,「人力」被取代的項目更多了。所以我一直認為,若停留在舊有的思維不思轉變,「失業率」將會更高,因為沒有「工作」釋出給「人」做。
生產線人力被取代早已不是新聞,銷售櫃檯的工作人員也漸有被取代趨勢,還有什麼會被取代?但更要問的是,什麼不會被取代?
上個月的景氣出現藍燈,是景氣擴張期結束的警訊,也就意味著有些產業在面對市場嚴酷考驗後將敗下陣來,例如PC產業,行動產業將取而代之。知識型產業將更受重視,智慧財產權是趨勢,金融理財也是一環,但必須走出傳統窠臼,跟科技相結合,例如網路銀行、第三方支付等都是,而這一塊台灣相較於全球來說,已然落後,不過急起直追仍有希望。
「追求財富」是每個人的想望,歷久而不衰,且理財無國界,金融商品更是層出不窮,可以跨國、跨洲銷售,不管是產品設計者或是銷售者、管理者,都會是未來的人才。
媒體也是知識型產業,報紙、雜誌、電視這些傳統媒體都面對極大考驗,但其重要性不可或缺,一旦成功轉型,勢必會是未來值得期待的產業。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73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cwww.moneyweekly.com.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