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台灣房仲像7-11那麼多? 官員發言屢遭砲轟

文.莊孟翰(顏瓊真整理)

三官員發言,為何屢遭砲轟?

台北市夏小姐問:財政部長張盛和有關台灣房仲業像7-11那麼多的談話,似乎捅到馬蜂窩般,引來不少房仲業者的圍剿?

答:台灣房市從2003年SARS過後開始起漲,到2014年上半年,約走了12年的大多頭,台北市精華路段房價飆漲了兩三番是事實,連帶房價所得比高達16.16倍,更讓政府備受外界責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至今日,在高房價壓力下,任何政策的推動,都可能有正反兩面的聲音,而為政者也只能「苦民之苦」,才能重新獲得人民的掌聲。

至於最近財政部長張盛和、台北市長柯文哲及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的談話,為何引來不同的聲音?

張盛和表示,台灣房仲像7-11一樣多,「買房子跟去超商買礦泉水不一樣」,這句話被房仲業者批評為打壓房仲,雖然他事後一再解釋,單純是質疑,但房仲業對他的批評依舊相當嚴厲,例如房仲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更語帶諷刺「這種官員,台灣也不需要這麼多!」

這句話之所以會引來如此嚴厲指責,主要是最近房仲業出現倒店潮,而房仲業爭相仲介海外房產,主要也是國內生意一落千丈,不得不往國外兜攬生意,雖然汰弱存優是自由經濟的自然法則,但一旦一人失業,全家生計都將陷入困境,自然對張部長的發言感到格外刺耳。

再就柯市長日前赴北市議會報告時,一句「我不會打房」,再加上不久前他有意針對建商未銷售完的「餘屋」,不認定為「囤房」的降低房屋稅率構想,也同樣引來一些學者專家解讀他在討好建商的負面評論。

其實就現階段房市景氣急劇逆轉而言,以囤房的3.6%房屋稅來核課建商未銷售之「餘屋」,對建商財務必然是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台北市對於去年7月1日之後領取使用執照的新屋,同時大幅調高稅率與稅基,導致持有成本大幅提高;更何況金融業者也不樂見建商財務亮紅燈,因此,如何求其兩全其美,的確存在稅負可以彈性調整的空間。

至於柯P「我不會打房」,被質疑其住宅政策立場是否改變的部分,則不必過度解讀與延伸,我個人一向主張要抑制高漲的房價,惟現階段不宜採取過於激烈的手段而導致「硬著陸」,應採取緩和漸進方式,讓市場順其自然的「軟著陸」方為上策。

最後,再舉中央銀行於9月理監事會後,彭淮南宣布降息半碼,也被外界質疑其緊縮房市的動作開始輕鬆綁,也同樣遭批評房價都還沒降下來,卻「不升息反降息」。

其實,央行升息及降息,跟「打不打房」並不能簡單的畫上等號,更何況貨幣政策還關係著整體經濟發展,12A總裁憂心經濟前景,實已跳脫單純的「控管房價」思維,其所念茲在茲的無非希望房市能夠軟著陸,不要硬著陸,否則後果難以想像,至於對整體經濟的關心則更不必贅述。

對於最近幾位首長言行屢遭嚴厲批評,社會各界也必然會因處境不同而各有定見,不過我們還是希望長官在發言之前,先以同理心角度沉澱一下心情,慎勿即興式作答,畢竟在景氣急遽轉折過程,各行各業的艱困處境,非身歷其境無法體會心中的痛。

連信義房屋都要賣大馬房子

台北市張先生問:最近新聞報導,信義房屋要到東南亞國家的馬來西亞設點,好像海外房地產還是非常熱? 答:台灣自從政府祭出各項抑制房市措施後,也意外的把國內部分游資逼向海外市場,成交金額也大幅往上飆升。

面對此一情勢發展,如果連國內上市公司的信義房屋都跑到馬來西亞設點,引進大馬的房地產來台灣銷售,就不難看出,2014年台灣房市總買賣移轉棟數已萎縮至32萬餘棟,再至今(2015)年預估只剩25~27萬棟的情況下,房仲業紛紛將業務延伸到海外尋求活路的艱困處境。

其實,由房仲業唯一上市公司信義房屋去年營收大幅減少26.24%,今年業績亦呈現逐月衰退,1至9月累計營收再度衰退15.49%,由此不難發現,以房屋仲介佣金收入為業績大宗的信義房屋,已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活路策略規劃。

而根據媒體報導,信義房屋係將此次前進大馬房市的動作定位在「彎道加速」,就可了解信義房屋亟思業績突破之道。 信義房屋早在1993年就到中國大陸設直營門市,2009年也在全球金融海嘯過後,以「日本信義」分公司名義到日本設置直營門市,不過,這回跟著前進大馬,倒是特別值得重視。

因為相對於日本而言,東協國家還處於開發中階段,近年房價飆漲主要緣於該國政府大量投資公共建設,加以房價尚處於低基期的關係,惟就交易的透明度及安全保障而言,則仍相對不足。

在此情況下,連一向講求穩健經營的信義房屋都要積極拓展業務,更何況,有不少在三、四年前就前仆後繼前進大馬,如今,有些人又將資金轉向柬埔寨、泰國或菲律賓的情況下,一直是「先行者」的信義房屋也不得不跟著向外拓展業務,凡此,都不得不讓人往「增加業績」的方向聯想。

不過,據媒體報導,信義房屋這回攜手合作的企業,是在馬國上市的合成置地,加上信義房屋又是國內最早推出「履約保證」的房仲業者,該公司總經理薛健平也一再強調,會將「履約保證」制度延伸至大馬,對投資客戶來說,至少已具備交易安全的基本保障。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93期www.moneyweekly.com.tw,行動版APP下載http://tinyurl.com/ngpv39u。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關鍵字: 理財周刊房地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證交所:上市6檔明起暫停融資融券交易 5家恢復

證交所:上市6檔明起暫停融資融券交易 5家恢復

證交所今(21)日公告6檔上市公司淨值低於票面,明(22)起暫停融資融券,另有5檔上市公司因每股淨值已回復至票面以上,恢復融資融券。

2024-11-21 16:12

華航明年復飛關島、奧克蘭 看票價仍能維持高檔

華航明年復飛關島、奧克蘭 看票價仍能維持高檔

華航(2610)今日舉行法說會,經營團隊指出,明年客機新航點將復飛關島、紐西蘭北島的奧克蘭,貨機則會在明年2月開啟加拿大多倫多包機;針對票價,預期明年票價仍能維持相對高檔,但會有一點下滑。

2024-11-21 16:11

抽中拼賺逾8萬!LINE Pay上市申購下周起跑 一張要50.8萬

抽中拼賺逾8萬!LINE Pay上市申購下周起跑 一張要50.8萬

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7722)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公告將於下周一(25日)起展開3天申購期,每股申購價格高達508元,也就是參與抽籤一張要價50.8萬元,此次公開承銷張數1748張,每戶申購1張,11月29日抽籤,新股定12月5日掛牌。

2024-11-21 15:43

快訊/5張7-8月千萬發票沒人領 嘉義停車100元中大獎

快訊/5張7-8月千萬發票沒人領 嘉義停車100元中大獎

今年9-10月統一發票即將在下周一(25日)開獎,不過財政部統計7-8月統一發票兌領情況發現,還有5張千萬元特別獎沒有人來領,有人在嘉義嘟嘟房花100元停車就幸運中大獎。若加上4張200萬元特獎與4張100萬元雲端發票獎待領,共13名幸運兒還沒現身,財政部呼籲明年1月6日前要領走,以免和財神爺擦身而過。

2024-11-21 10:30

下市可能性再增! 美超微收那斯達克發函「未遵守上市規則」

下市可能性再增! 美超微收那斯達克發函「未遵守上市規則」

根據外媒報導,對於看好美超微的多頭來說,現在的局面是一個毀滅性的發展,美超微要求額外時間提交必要財務報表的請求已被拒絕,可能導致美超微從交易所下市。根據最新消息,美超微電腦已經收到了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一封正式信函,信中稱該公司「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5250(C)(1) 」。

2024-11-21 11:17

你有領到? 人力銀行:千萬勞工今年平均年薪80.2萬元

你有領到? 人力銀行:千萬勞工今年平均年薪80.2萬元

你有領到嗎?104人力銀行公布《2024-2025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今年千萬勞工平均年薪為80.2萬元,其中以半導體業103.5萬元最多,若以職務來看,則以類比IC設計工程師平均年薪176.2萬元最高。

2024-11-21 11:06

輝達發財報股價跌!陸行之:投資人被餵毒 憂台積電拖下水

輝達發財報股價跌!陸行之:投資人被餵毒 憂台積電拖下水

在NVIDIA發布財報後,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發文表示,NVIDIA盤後小跌,盤後表現比上季度好,不過分析師胃口越來越大,公司越來越難為了,他也憂心半導體業整體何時會和AI熱潮脫鉤,脫鉤後是否會拖台積電下水。

2024-11-21 10:01

年終獎金掀牌!企業預期1.12個月 金融業1.88個月13連霸

年終獎金掀牌!企業預期1.12個月 金融業1.88個月13連霸

2024年接近尾聲,大多數員工都相當關心今年可以領到多少年終獎金,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有99.5%企業預期會發年終,平均發放1.12個月,與去年相比約略增1.2天薪資;其中,以金融業1.88個月居冠、住宿餐飲業0.69個月最低。

2024-11-21 10:35

華航65周年交出亮麗成績單 董座謝世謙:明年展望「樂觀」

華航65周年交出亮麗成績單 董座謝世謙:明年展望「樂觀」

華航(2610)今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謝世謙表示,今年前3季獲利達103.7億元,剛好在公司65周年慶,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65年周年慶是個轉捩點,以往談到展望都是說「審慎樂觀」,但對於明年市場預估,謝世謙直接說是「樂觀」。

2024-11-21 15:03

新青安10月受理、撥貸雙雙跌破5千戶 4行庫放款低於300件

新青安10月受理、撥貸雙雙跌破5千戶 4行庫放款低於300件

財政部國庫署今(21)日公告10月底新版青年安心成家放款情形,在抑制房市的策略下,出現受理、撥貸各僅達4599戶與4682戶,雙雙跌破5千戶,其中兆豐銀、彰銀、一銀、華銀等4家銀行不論受理或撥貸皆不到300戶,行庫審慎「挑案」,假性需求也因此退散。

2024-11-21 13:4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