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子業為主的台灣出口連續繳出難看的成績單,國人不禁要問台灣的希望在哪裡?經深入觀察,社會資源投放焦點已逐漸轉向生技,有如過去資訊科技的歷史軌跡,台股長多的新方向呼之欲出。
文.馮泉富
以台灣過去的產業發展史來看,是由農產品出口、工業產品的進口替代發展到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在產業別方面,從水泥、鋼鐵到機械、塑化、紡織,再到以半導體為主幹的電子業。可以歸納出一個邏輯,就是「社會資源投放的焦點,將孕育出強勁生命力的產業」。
三十餘年前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當時各大學最熱門、最高分的系所,除了醫學系以外,第一志願不是電機就是電子工程系,台灣最優秀的人才集中投入高科技領域,加上政府資源的大量投入,造就出全球一流的電子硬體製造聚落,成為IT科技島。
科技島將轉型生技島?
當初如果沒有整體社會資源的大量投入,如何創造台灣電子業三十年的蓬勃發展;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還曾經造成全球IT供應斷鏈的短暫危機,這時全球才驚覺台灣的電子業影響力不可小覷。
同樣的,也因為過去五十年來,優秀的人力持續的投入醫學院,使台灣的醫療技術在亞洲一直維持相當高的水平;雖然醫療服務是屬於內需產業,在過去沒能發展成出口創匯的主流產業,經由時間的演化,也使台灣擁有極具發展生技產業的潛力。
由資本市場來觀察資源投入的程度,就可知新的生命力會在哪個產業萌發。2000年美國創投事業投資於生物科技占總金額之8、9%;而2014年美國總計為新創事業投入約484億美元的資金,共4356件投資案,其中生技領域(包含人用藥品與醫療器材)占788件投資案,共獲得約86億美元資金,占全年投資總額高達18%。在生技領域中大部分的投資金額落在人用相關生技製藥公司。
另一方面,生技領域每季每件平均投資金額呈現上升趨勢,顯示投資人對生技新創事業的發展前景與商業模式具有信心,而這樣的現象也與全球持續上升的醫療需求息息相關。
若以新創公司IPO的角度衡量,2014年美國本土創投轉投資的IPO件數中,共有64件(占56%)屬於生物科技領域,不僅為歷年以來生技公司IPO數量的新高,且為2014年IPO數量最多的產業。
台灣的部分,根據創投商業公會調查,生物科技與製藥投資比例占比已達27%以上,比光電產業或半導體產業高,居所有投資行業別之冠。
以金額來看,除鑽石生技管理資產規模達80億以外,君聯資本、平安創投投資生技產業的資產規模各為90億元、50億元,加上其他較小的二十餘家創投,總計匯集超過350億元的生技投資能量,預計2016年有機會達到七百億,這都是不包括已掛牌生技股的資本支出與政府部門的投資。以這樣的資本能量投入,必能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加入,不久的將來台灣生技業必然開枝散葉,蓬勃發展。
上市櫃企業籌資 生技醫療產業居冠
2015上半年,台灣上市與上櫃市場籌資額也有顯著成長。上市籌資額成長一五%,上櫃市場之件數與籌資額更分別成長60%與200%,成長力道強勁,其中近八成的籌資額來自生技醫療與科技業。
綜合上市櫃市場表現,雖然科技產業的家數最多,其次為工業產業,但籌資額則以生技醫療產業居冠,科技產業緊追在後。以交易所案量預估下半年台灣IPO市場,不論是件數及籌資額均有機會維持上半年熱度,年度預估上市約二十家、上櫃三十五家,生技產業比重持續增長中。
就市場需求面來說,美、歐主要國家的醫療保健總支出占GDP百分比維持較高水平,以目前可得的數據顯示,美國的醫療保健總支出占GDP百分比一直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最高者;前五名國家分別為美國(17.85%)、第二位是荷蘭(11.96%)、第三位是法國(11.63%)、第四位是加拿大(11.18%)、第五位是德國(11.06%)。亞洲國家由高至低依序為日本(9.27%)、韓國(7.21%)、台灣(6.61%)、中國大陸(5.16%)。以上數據代表亞洲地區在未來成長空間仍大,尤其是新興市場。
台灣領先日、韓加入PIC/國際組織,於2013年一月一日正式生效成為PIC/會員國,本土藥廠在2014年底以前須通過PIC/S GMP標準,否則不得製造及販售藥品,使台灣一六三家藥廠進行大整合,已有超過一半藥廠因設備未升級而淘汰,讓擁有PIC/認證的四十餘家藥廠內外受惠。隨著PIC/S GMP規格拉高,全球主要國家都陸續進行醫改計畫,不少藥廠基於成本控管,不願意再投資藥廠升級設備,加上新藥開發成本逐年墊高,美、日等國推動學名藥政策,拉高學名藥市占率,都讓國際大藥廠為了降低成本,尋求外包代工,也為國內藥廠創造不少機會。
製藥專利增多 未來五年將獲利收割
以專利申請概況觀察,台灣過去十五年也有長足的進步。在正常的狀況下,製藥專利從申請到核准時間需經三至五年,根據國研院統計,台灣在2001年時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的製藥技術專利申請件數為31件,至2004年時製藥專利核准件數為27件;2004年專利申請件數為103.件,至2007年核准件數為41件;2007年申請件數為147件,至2010年核准件數為93件;2010年申請件數為216件,至2013年時已知的核准件數為113件。我國製藥技術專利許可件數逐漸增加,製藥專利技術正加速進步中,預估未來五年陸續進入獲利收割期,將會呈現在上市櫃生技族群的營收增長上。
生技族群在資本市場為非常特殊的類股,不一定要有獲利才能IPO,甚至於都還未有營業收入,一樣可掛牌上市,全球皆然,所以在法人機構的評價模式中,不是看本益比。例如新藥族群都先看研發潛力,市場潛在規模,研發時程到何種階段,是否有國際大廠策略合作或授權關係,來決定股價的評級,有獲利的公司當然更是加分。如果出現營收開始大幅增長,短線上較容易吸引市場關注。當然,長線有長線的布局方法,短線有短線的策略思考,投資人在波動風險的控制上仍需保持理性。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94期www.moneyweekly.com.tw,行動版APP下載http://tinyurl.com/ngpv39u。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