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會客室
主持人:莊孟翰(顏瓊真整理)
Q: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日前宣布,行政院長人選將由兼具財經,又有產官實務經驗的前主計長林全出任,他組閣後,房地產的政策將如何演變?
A:觀察小英宣布新閣揆人選後,外界對林全期許有加,而準閣揆於列席民進黨中常會報告時,初步也對新政府會不會像馬政府時代實施多項加稅提出看法,「經濟不好,不會加稅」,另據媒體報導,林全也表示,「證所稅在可見未來,沒課徵可能。」
不過,新政府於520上任,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仍是政府的財政赤字龐大問題。近日自由時報報導,「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月19日止,中央政府一年以上非自償債務5兆3219億元、短期債務2873億元,加計非營業基金舉債,中央政府舉債已超過6兆元;若加計潛藏債務18兆元及地方政府債務(包括長期、短期及非營業基金舉債)逾1兆元,中央及地方政府總負債已超過25兆元。」
「馬政府執政期間,由於經濟表現不佳,加上大規模減稅,導致中央政府財政赤字擴大,累計馬執政近8年,中央政府一年以上非自償債務淨增加近1.7兆元,但馬政府僅留下9千多億元的舉債空間,加上法定義務支出占七成,新政府施政恐怕受到侷限。」
自去(2015)年底以來,就有針對政府廣增稅源,而將矛頭轉向調高「遺產贈與稅」,有人建議將現行的10%單一稅率往上調高至20%,而此一議題可能會在新政府團隊上路後成為一項稅制新課題。
其實遺贈稅早先也像土地增值稅及地價稅般,採累進稅率,最高級距50%,但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全球陷入經濟不景氣,台灣也面臨無薪假的無情考驗,馬政府遂於各項刺激經濟方案外,再於2009年初調降遺贈稅至10%,且採單一稅率。
其主要影響是有效地將滯留海外資金引導回流,但因國內缺乏適合的投資標的及投資環境,導致海外回流資金大都流向股市及房市,並讓原本應於2008年就該拉回整理的房市,反而再往上飆升,房價更加高漲,進而迫使政府祭出奢侈稅、實價登錄、豪宅稅、囤房稅,再至今年1月1日的房地合一稅,並同時大幅調高公告現值、公告地價。
根據近三年的全國房屋移轉棟數,從2013年的37.2萬棟,至2014年的32萬598棟,及2015年的29.5萬棟,再至今年「剩26萬棟」的預測,顯見,政府打房的各種措施,除有效抑制炒作歪風之外,連帶嚴重衝擊一般市場交易。
而在政府逐漸加重打房力道的同時,國內資金在最近4年不斷流向海外置產,從原本一年約四、五百億元,至去年業界粗估已突破1000億元,而今年在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可能會再往上增加至1500億元,這可能也是因為短期重稅,導致一些有錢人把資金停泊至安全地方的一種避稅手法。
究竟「1500億元」這個數字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答案之一是:「資金的流動無國界」,甚至還很難遏止其經由地下管道遁逃。
對新政府來說,假設遺贈稅的調高是一個必要的「選項」,那就得提防「富人移民潮」的出現,慎勿課不到稅,富人又爭先恐後的把錢直往避稅天堂搬。
根據媒體的報導,前幾年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改當新加坡公民,震撼國內科技圈,其後,台塑集團長孫王泉仁也跟著放棄美國籍,改入籍新加坡;外界評論兩人的作法,都與「避稅」有關,因為新加坡不課海外所得稅和遺產稅。
而美國政府為打擊逃漏稅,前幾年也祭出《海外帳戶納稅法案》,根據統計,2015年第三季度多達1426人,而截至2015年底總計棄籍人數更高達3221人。
另2013年法國政府宣布向高所得階層課徵的「富人稅」,卻在2015年元旦宣告「走下舞台」;因為這不到兩年時間,法國共有近600名理應繳納「富人稅」的高收入者逃離法國。
以上所述,並非主張新政府不要加稅,而是建議稅制改革之前一定要有周全考量,不宜譟進,像這幾年稅基及稅率同步大幅調高的「房屋稅」,讓富人鵝毛被拔的哎哎叫外,連一般有屋階級的受薪民眾,在薪資所得倒退15年之情況下,也是怨聲連連。
曾有人提及法王國王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英國經濟學家哥爾柏用「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來形容政府「徵稅的藝術」,也就是政府若要加重稅負,也要讓徵稅的痛苦指數降到最低。
就遺贈稅調高的這一個議題,長期而言,勢在必行,惟該如何讓「被拔鵝毛的人」之痛降到最低點,而政府也能達到稅收增加的目的,以避免遺贈稅率一調高,資金加速流向海外,尤其此際正值房市景氣急轉直下,建議暫時延緩加稅措施,俟整體經濟復甦之後再從長計議為宜。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13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