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致宜 攝影/劉國泰
到達終點的方式很多,選擇哪一條路最快、最有效?沒有前例可循,唯有數據是你的力量,邏輯是你的信仰。沛星科技要員工找到問題,拆解問題,解決市場需求。
覺得工程師都很難溝通、活在自己的世界嗎?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的工程師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沛星軟體工程師陳映睿從小學就愛參加程式比賽,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台大資工,2012年就加入新創企業沛星科技。把人工智慧應用在網路廣告投放,做的是亞洲獨門生意。短短3年,在11個國家開發超過500個客戶,也陸續從紅杉資本等知名創投手中,募得超過10億台幣的資金。
砍掉重練是家常便飯
但是,陳映睿在沛星的每一天,都像從零開始。即便貴為創始團隊成員,他寫的程式還是會被新加入的菜鳥無情推翻、取代。好勝心強的陳映睿怎麼能接受?他笑了笑,說,「要有新陳代謝,程式才會進步啊!不是前人怎麼做、你就應該怎麼做。」
「我們的核心是人工智慧,所以很相信數據的力量,」沛星科技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李婉菱接受《天下》專訪時說,沛星凡事看數據、講邏輯。全公司超過70個工程師,無論是老鳥還是菜鳥,每一天都絞盡腦汁在想:怎樣可以寫出比前人更有效解決問題的程式?
在以高端技術為賣點的新創公司工作,軟體工程師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李婉菱豪不猶豫地說,「找到問題的能力。」
「我們就像一群蓋房子的人,」陳映睿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從打地基、架鋼筋開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不斷地邏輯推論、腦力激盪,才能蓋出一棟好看、安全,而且符合市場需求的房子。
「我們畢竟還是新創公司,沒有前例可循,」陳映睿說,沛星做的事情沒有現成案例可依循,對他來說,最難的莫過於開發出「正好解決市場需求」的功能。
沛星現在最受歡迎的功能「跨螢行銷」就是這樣誕生的。
許多企業碰到的問題是,消費者可能用手機接觸到他們有興趣的產品,但最後卻是透過電腦下單,讓企業徒增網路行銷成本。因此沛星工程部門決定打造一個平台,不管消費者用iPhone還是Android、手機還是電腦,沛星的系統都可辨認出背後的使用者是誰,讓網路廣告投放更精準。
把員工的失敗當投資
但是,到達終點的方式很多,選擇哪一條路最快、最有效?工程部門鼓勵大家提出各式各樣的解法,達到大量分析、即時辨識的目標。只要有能力拿出數據論證,自己的方法能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你的方式,就可能取代前輩成為主流。「早年我寫的程式,幾乎都被同事改掉了……,」陳映睿有點靦腆地說。
「從其他大型軟體公司過來的同事,常常訝異於我們的直白,」李婉菱說,她鼓勵員工面對面直接溝通,無論在跨部門會議、部門內部會議,甚至在座位上、茶水間,都可能看見沛星員工激烈的邏輯辯證場面。
「這與公司能不能容忍失敗也有關係,」陳映睿回想自己在沛星擔任軟體工程師以來,參與了8個失敗的產品開發,也累積八次慘痛教訓。比如他曾經在臉書遊戲一敗塗地,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擅長講求感性的遊戲開發,因而痛定思痛,持續投入在人工智慧的商業應用。
李婉菱強調,企業應該把員工的失敗當作投資,而不是成本。如果產品失敗代表升遷無望,同事就不敢暢所欲言,自然也沒辦法把產品做到最好。原來,員工是否願意不斷自我挑戰、嘗試創新,企業主的態度也是至關重要。…(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10期 )
【延伸閱讀】
科學認證 史上最減壓的歌 降低65%焦慮感
新陳代謝飆速減重法 28天內請做10件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