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也可讓自己有系統化的學習投資之道,蕭明道點出技術分析的精隨,「操作」才是最重要!
2023-09-09 13:43
電腦族群的資金佔比從四成降至二成,加權指數也受制於16810點附近的頸線壓力,進行季線壓力16903點與半年線支撐16385點的區間震盪
2023-09-09 10:37
AI相關類或個股在疑慮掃除,回檔測低點完成後,下半週有機會由台積電(2330)與廣達(2382)帶頭攻漲,重拾盤面主流地位,引領台股大盤指數再攻波段高點。
2023-08-25 17:45
在7月FOMC之後,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即將結束本輪升息動作,於是美元指數從7月6日的103.58高點連跌六天來到99.76低點
2023-08-25 17:43
台廠技術突破後將加速商業應用,將是相關產業鏈業績新動能大幅成長的關鍵,其中友達較早布局,基本面與題材面雙箭齊發股價值得留意。
2023-07-14 17:17
明年的一月台灣總統大選之後,才會進入到新一輪的「美中競賽」,在此之前的各種出招,都不至於造成緊張局勢的升級,頂多就是布局對陣,雙方兵推的試探。
2023-07-13 22:26
身負財務總管重任,楊賢英學習撙節開銷,憑著自創的精算術與採買術,夫妻倆在四十幾歲就買下三間房,把生活過得豐盛、精彩。
2023-06-02 18:02
人工智能(AI)帶起的新動能,讓原本推升台股動能的科技股一發不可收拾,黃仁勳概念股不管是已浮上檯面或是蓄勢待發,在比價效應下都是值得留意的。
2023-06-02 18:00
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營收年增率超過50%,徹底打趴看空半導體類股的投資人與分析師,繼之而來的是媒體的追捧,自然也成為金融市場投資人的焦點。
2023-06-02 17:59
第二季前台廠科技股較難在基本面有突出表現,類股操作當保守為之,短線仍以防禦型標的為主,三低一高為最佳操作策略。
2023-04-21 18:10
未來如果透過WTO平台磋商或是進入多邊爭端解決,等於中國間接承認台灣與其有對等關係,這種政治上的收穫可能遠大於經濟上的損失。
2023-04-21 15:00
一是營收仍有創高機會者,二是籌碼面量能啟動技術型態向上者,三是題材面有所著墨者。本期理周投研部特別從這三個面向挑出四檔個股供投資人參考。
2023-04-14 17:51
估計科技股亮點可能不多。疫情解封、普發六千元現金、史上最長年假等,可預期餐飲觀光等族群應該是第一季的贏家。
2023-04-14 17:32
創近半年新低,同時債券交易人者更提高對今年降息幅度的押注,預期聯準會自7月起就會開始降息,到明年9月將降息8碼(2%)至2.75~3%。
2023-03-31 17:12
說穿了也沒什麼稀奇,欠錢總是要還的,差別只是誰來還?怎麼還?
2023-03-30 21:32
6月暫停升息概率達56.1%,但坦白說,這還是取決於通膨降溫的速度,市場的一廂情願,未必能夠逼宮聯準會成功。
2023-03-30 18:31
台股這次在作帳行情利多下,能否有機會重返萬六大關,升息結果又會如何影響台股?
2023-03-24 18:03
美國中小型銀行為保護流動性,勢必會提高放款標準,讓信貸環境面臨風險。
2023-03-24 16:04
雷曼兄弟當年從爆發地雷到倒閉,歷經三個多月,而矽谷銀行只用了兩天,矽谷光速倒閉的震撼力還沒消化,又爆發瑞士信貸事件,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
2023-03-24 16:02
3月升息2碼機率大增,此言論發布後美股應聲重挫,道瓊下跌574點,那指也下跌145點,國際局勢瞬息萬變,未來該怎麼看?
2023-03-13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