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Fintech)示意圖。(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文/台灣銀行家
金融海嘯10年後的今日,全球的大型銀行藉由更健全的資本結構,重拾了消費者的信心。根據安永所發布的《2018全球銀行業展望》,訪問橫跨29個市場的221家金融機構中,83%的受訪者認為,2018年度的收入將較2017年度成長,更有85%的受訪者認為未來3年的收入將呈現向上的趨勢。但在銀行業前景看好的同時,多數的受訪者亦認同在更多元的市場參與者,如金融科技公司及數位銀行等加入後,產業較過去更為競爭,為因應這樣的挑戰,有85%受訪者以建置數位轉型計劃作為2018年度的首要目標。
中國金融科技採納率最高
金融科技公司及數位銀行等新市場參與者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其能快速回應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並營造出更符合用戶期待的使用體驗,傳統的金融中心或是科技中心如倫敦、紐約或是矽谷,無不爭相將自己定位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但此時的中國亦已挾著如第三方支付及替代性金融等關鍵領域,成為金融科技採納率最高的市場,根據安永《2017年金融科技採納率指數》,全球的平均採納率在33%,中國大陸以69%居首。
為求在金融科技採納程度愈趨成長的產業中脫穎而出,銀行和其他現有金融機構,甚至是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都熱衷於評估金融科技新機會的可行性,但考量金融業屬特許行業,金融科技創新的監管即成了至關重要的課題。然而,受限於如新科技的不確定性、新商業模型可能牴觸現行規定,及與現有企業之間的利益衝突等因素,主管機關的監管難度陡然升高,如何在有效的監督下,讓金融機構或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合作共同創新,成為了首要解決的當務之急,此時,監理沙盒可能就是一個可行的解決之道。
亞太區各國跟進監理沙盒
2015年,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針對金融科技新創公司推出了世界首個「監理沙盒」,令科技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可在受控條件下進行測試,且同時由主管機關直接監控。在監理沙盒的機制下,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提供了一個「安全空間」,使得公司能在其中測試創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交付機制,而不需要經過層層監管和把關,就能在此空間測試上述活動。而在英國提出監理沙盒機制以後,亞太區各國亦迅速推動類似的政策。雖然各地的實施進程與內容不盡相同,但仍有一點是共通的,便是不同地區的主管機關都期望促進創新,且同時能夠在無需承擔過多風險的前提下,確保社會能夠受益於創新的金融科技產品。亞太區監理沙盒的實施進程如表1所示,而從亞太區主要金融科技監理發展實例來看,與消費者貼近的支付工具與P2P借貸是各國爭相測試的首要目標。
台版監理沙盒上線我國急起直追
相對於各地區的發展,我國亦於今年1月31日由蔡總統公布了《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即為所謂的「台版監理沙盒」。在該條例第1條中,便開宗明義表明了其宗旨,係「為建立安全之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環境,以科技發展創新金融商品或服務,促進普惠金融及金融科技發展,並落實對參與創新實驗者及金融消費者之保護。」
但除了營造安全且適合創新的沙盒環境外,本條例更賦予了主管機關輔導與協助金融科技創新的角色。如第17條規範了主管機關應參酌創新實驗辦理情形,檢討相關金融法規、協助創業或策略合作及轉介輔導,及第18條亦規範了主管機關應制定,並定期檢討金融科技發展之政策,積極提供金融科技業必要之協助、輔導與諮詢服務,並應定期邀集金融科技業代表與政府相關部會代表,研議、協調與金融科技發展相關之事項,這樣的規定對於金融科技公司的創新發展,可謂一大助力。
綜觀各區域的監理沙盒,都在鼓勵金融機構和新創公司開發新的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儘管各區域的沙盒結構、重點和方法各有不同,但其最終結果均顯示,多數主管機關正變得更樂於接受新的金融服務科技和商業模型。而有企圖心嘗試金融科技的創新者可提前做準備,以及早步入強調合作的監理沙盒環境。
建議可朝以下方向思考:
1.瞭解與哪個地區的主管機關合作和怎麼樣的方式合作:需要考慮公司目前和未來重點發展市場的沙盒環境。
2.儘早與主管機關合作:能夠與主管機關合作,願意分享商業模式和符合監理要求的企業,將會獲得先發優勢。
3.培養超越本土市場的全球化視野:瞭解當地監理規定和方法、可能,如何隨海外發展態勢而變化。
4.準備跨國合作:在設計階段,確定公司的解決方案如何在多個地區發展,特別地是,有更多的主管機關在金融科技領域上有更緊密地合作,並分享和強化監理規定和典範實務指南。
5.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合作:不少的沙盒來自於傳統的金融機構與新創公司合作,驗證新的商業模式。
6.為沙盒測試做好準備:簡化部門間的決策流程,以提高效率及彈性。確保公司擁有適當的資源來支援試驗,包括風險管理、法令遵循、資訊技術、網路安全和客戶體驗。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