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寅詐貸風暴 5家公股銀踩雷約31億餘元

▲▼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右)、台企銀總經理施建安(左)。(圖/記者戴瑞瑤攝)

▲▼潤寅詐貸案中,公股銀當中踩雷最為嚴重,仍是台企銀。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右)、台企銀總經理施建安(左)。(圖/資料照)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潤寅實業爆出詐貸案,根據調查,目前5家公股銀行對潤寅的曝險,除了台企銀之外,還有兆豐銀、合庫、一銀與華銀,估計大約31億元。

潤寅實業因為爆發66億的詐貸案,潤寅負責人楊文虎6月中旬突然失聯,造成13家銀行受害,其中有五家是公股銀行,包含台企銀、兆豐銀、合庫、一銀與華南銀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企銀今日重訊說明,對於對於潤寅的曝險為13.38億元,預估損失金額為12.35億元,台企銀行已進行相關債權保全措施及提起訴訟,台企銀下午也發新聞稿表示,與潤寅公司及其關係企業陸續建立業務往來已達十餘年,往來期間帳款收兌皆正常。近日潤寅發生倒閉事件,可能肇因國際情勢變化快速,造成該集團資金調度受挫,財務周轉不靈,營運出現狀況致。

台企銀並且表示,對於損失約12億元的金額,今年6月已提列5.44億元備抵呆帳,並將於第三季提足潤寅集團所有損失。其次是兆豐銀行,根據重訊公告,兆豐銀對潤寅的放款是6.43億多元,預估損失金額大約4.77億元;合庫則是應收帳款放款,總放款金額不超過5億元。

一銀的對潤寅實業及其關係企業授信餘額4億元,擔保品覆蓋率為71%,一銀強調,如果加上信保全額理賠的話,則債權將可全數收回。華銀則是與潤寅旗下的4家子公司有往來,根據初估,曝險金額大約2.7億元,估計損失金額大約0.4億元,目前五家公股銀行總曝險金額約31多億元。行庫主管表示,目前就依照法規規定將潤寅的貸款進行處理,或還要評估是否一次或分次轉銷呆帳。

關鍵字: 台企銀公股銀行潤寅曝險詐貸案總金額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潤寅詐貸案 台企銀損失金額為12.35億元

潤寅詐貸案 台企銀損失金額為12.35億元

潤寅實業爆發66億的詐貸案,潤寅負責人楊文虎6月中旬突然失聯,造成13家銀行受害,台企銀、王道銀行皆為受害者,根據台企銀預估,損失金額超過12億元。

2019-07-02 14:51

川普關稅變數難消 投信老董:台股17306點有撐但宜「現金為王」

川普關稅變數難消 投信老董:台股17306點有撐但宜「現金為王」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宛如「川劇變臉」,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今(14)日表示,台股短線賣壓宣洩告一段落,1萬7306低點將有撐,惟川普宣布關稅暫緩90天,其間期間恐怕仍存在變數仍在,短線指數力拚重回2萬點大關,對台美股市看法皆保守,現階段建議「現金為王」。

2025-04-14 15:56

台積電Q1獲利有望大增54% 外媒示警川普關稅政策成隱憂

台積電Q1獲利有望大增54% 外媒示警川普關稅政策成隱憂

台積電預計在本月17日宣布今年第一季的獲利大幅增長54%,但同時可能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所帶來的風險提出警示。

2025-04-14 15:10

製造業回流美國 法人看好電力基建需求發展

製造業回流美國 法人看好電力基建需求發展

川普關稅戰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經理人劉恆誌表示,電力是美國實體經濟的硬需求,隨世界各國響應川普政策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後,美國整體用電需求還會走高,電力企業資本支出增幅有望繼續向上攀升,包括從上游發電增加儲能技術、開發先進水冷技術、中游輸電的變壓器汰舊換新、AI電力系統升級,到下游配電的電線管路地下化,到智慧電網全面即時系統建置等,預估2026年美國電力基建資本支出將上看6兆。

2025-04-14 15:14

富爸爸去年送子女共480萬 誤解贈與稅規定慘噴47.2萬

富爸爸去年送子女共480萬 誤解贈與稅規定慘噴47.2萬

《贈與稅》沒搞懂,資產規劃傷荷包。台北國稅局今(14)日指出,一個富爸爸誤解《贈與稅》244萬元免稅額規定,在去年各送1子1女240萬元、合計480萬元且未申報,今年遭國稅局連補帶罰47.2萬元。

2025-04-14 14:24

台積電900元得而復失反挫24元至865 台股小跌15點收19513

台積電900元得而復失反挫24元至865 台股小跌15點收19513

台股今(14日)開高走低,加權指數終場下跌15.68點,以19513.09點作收,跌幅0.08%,成交量4614.8億元。

2025-04-14 13:36

半導體業挫咧等 外媒爆美國商務部啟動232條款調查關稅

半導體業挫咧等 外媒爆美國商務部啟動232條款調查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對半導體業加徵稅負的警報還沒解除,外媒報導,川普政府將啟動新一波半導體新關稅調查,將對亞洲國家和全球科技業帶來深遠影響。

2025-04-14 13:09

關稅爆「停產」風波 郭明錤:沒說中國所有iPhone組裝產線停線

關稅爆「停產」風波 郭明錤:沒說中國所有iPhone組裝產線停線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今(14)日再次針對iPhone在中國組裝銷往美國停產事件發文,郭強調「我沒有說中國所有iPhone組裝產線停線」,而是位在中國且專門組裝iPhone美國機型的產線停線,更不是指iPhone零組件產線停線。

2025-04-14 12:41

陸產iPhone銷美卡關 郭明錤拋8觀察「中國還沒打電話給川普」

陸產iPhone銷美卡關 郭明錤拋8觀察「中國還沒打電話給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變動劇烈,資本市場如洗三溫暖,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拋出8點觀察,他認為目前關稅政策下美國對中國關稅課徵力道減弱,但潛在關稅課徵的關鍵在於「中國沒有打電話給川普總統」。

2025-04-14 08:33

減碳排中期措施將大增船舶營運成本 散裝船承受力估不及貨櫃船

減碳排中期措施將大增船舶營運成本 散裝船承受力估不及貨櫃船

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本月11日結束的第83屆會議(MEPC 83),投票定案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2028年開始生效,歐美驗船機構駐台高階指出,這項措施比預期中來得快,估計不到3年的時間,船公司就要面臨高額的IMO淨零基金,船隻將面臨採用新燃料、生質燃料、汰換或改裝船舶壓力。

2025-04-15 07:0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