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極力想要發展半導體,仍難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中評社
據環球時報消息,德國《新德意志報》4月7日文章,為了擺脫對競爭對手美國的依賴,中國在芯片產業上仍需投入大量資金。弘芯半導體(HSMC)本應使武漢成為中國芯片產業的「新麥加」,該公司號稱其項目總投資約200億美元。但在第一批芯片下線前,該公司資金鏈斷裂,這一項目宣布停擺。業內人士認為,這家雄心勃勃公司的失敗可能與美國的技術出口禁令有關。
儘管如此,北京的經濟政策制定者對半導體行業仍重點關注。沒有芯片,就不會有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無人機和人工智能。因此,半導體行業具有遠遠超出經濟意義的含義:獲取半導體更多是國家安全的問題。
對於中國尤其如此。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採購國,每年進口額超過3000億美元,但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外國公司。這種依賴在過去兩年中給中國造成了真正的創傷: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戰中將半導體出口管製作為政治手段,切斷了中國通信設備供應商華為與美國技術的聯繫。
此後,北京宣布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目標。最新的五年規劃像是對華盛頓對抗路線的回應。
相應的投資是巨大的:科技媒體TechNode的研究表明,僅在2020年,中國政府對半導體行業的直接投資就超過到350億美元,與此前一年相比增長逾400%。私人風險投資的投資額也幾乎以同樣的速度增長。
迄今為止,最具希望的國內生產商是總部位於上海的中芯國際(SMIC)。3月中旬,該公司宣布在南方的深圳建設新工廠,總投資超過23億美元。
儘管數字驚人,但迄今為止,中國半導體行業取得的進展仍有限。該行業僅僅靠擴大投資還不足以躋身世界之巔,還需要經過幾代人時間積累的工程技術、專有技術,尤其需要高素質的專家。目前中國還缺少有才能的半導體專業畢業生。
中國實現科技自主的道路無疑將是坎坷的。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