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腳步落後! 國內企業「大帶小」、「碳權交易」成關鍵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長蘇孟宗。(圖/記者吳康瑋攝)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長蘇孟宗。(資料照/記者吳康瑋攝)

記者吳康瑋/綜合報導

近年「淨零碳排」議題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國內企業紛紛推動減碳計畫,而環保署也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作業」 ,除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增訂對國內排放源徵收碳費,預計每公噸徵收300元的碳費,企業主為避免被徵收大量規費,紛紛祭出各種減碳計畫,不過因國內排放溫室氣體源主要為製造業廠房,不少企業無法短時間將生產線轉型,只好採用超額減排,從交易市場購買碳權來解決。

據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國內產業在溫室氣體排放最大比例為製造業占 52.2%、燃料燃燒二氧化碳之工業則佔49.46%,合計在前30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之133.21百萬公噸二氧化碳中,有86.18% 左右為製造業生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溫管法明訂,將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視為基準,推動2025年將碳排較基準年減少10%,最終2050年達到基準年之50% 以下,才算是達成目標。不過溫管法內2025年第一階段,僅訂定以降低0.22%為目標,引發外界質疑企業、政府是否能按照計畫達成「淨零碳排」。

針對台灣溫室氣體年總排放量ESG永續報告書顯示,1990年排放量為1.3億公噸,到了2007年達到近3億公噸,隔年遇到金融風暴才稍微下降 ,隨後又再度回升,往後的10年中排放數值皆無太大變動,據統計顯示2018年排放量約為2.9億噸,平均下來每人一年碳排放量為11.3公噸,而溫管法訂定的2030年最終目標,每人一年只能排放2.1公噸,如此龐大的數據差距,引起各界關注。

對此,各企業董事會與管理階層除透過綠低碳排放產品設計、增強能源使用效率、生產過程技術與材料創新等減碳計畫外,也同時到國際市場洽談購買碳權、再生能源憑證進行碳排放量的抵換措施;而環保署依溫管法規定進行排放量盤查、查證、登錄制度,已建置「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協助盤查與衡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範圍包括生產或提供服務的直接排放、用電產生的間接排放,及供應鏈排放,全力協助國內產業低碳經濟發展。

溫管法修正草案目前已在審查,但碳關稅難題仍步步逼近,國內產業該如何面對這項挑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長蘇孟宗日前指出,只要台灣的大企業挺身帶著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從頭做好淨零碳排,相信不需要等到2050年,只要2、3年就可以提前完成;透過國內的製造業者們登高一呼,率領團隊效仿產業龍頭台積電、台達電的作法,帶著自己供應鏈的夥伴,甚至國際的客戶們一起往前走。

蘇孟宗表示,過去台灣製造業能順利通過無毒、安全等議題的考驗,所以對這次「淨零碳排」保有相當的信心,並且台灣這一次不只是從製造代工的角色,去配合國際的品牌公司,反而是從供應鏈的角度,提出一些典範的做法,藉此才更能將環境永續政策建構完整,相信只要能好好落實制定的規範,一定可以完善落實「淨零碳排」的目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依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資料,近14年來台灣的平均成長率為0.1%,優於4.4%的中國,及同為1.8%的韓國、新加坡等其他鄰近國家,可見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政策的推動已出現成效;每項評比指標不同,在台灣成長的同時,其他國家也持續在成長,最終評比結果較台灣好,不過國內在政策推動後,碳的成長已確實趨緩。

此外,國內大企業接連推出各種綠能方針,訂定各項減碳時程及完成目標,更投入太陽能發電、電動車領域及各種再生能源的研發利用,還有企業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包括台達電、台積電、3M、宏碁等10家總部在台灣的企業,一同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希望能藉由運用再生電力,帶領整個產業及環境的永續發展。

關鍵字: 碳中和企業大帶小碳權交易淨零碳排產業趨勢快報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中鋼紀念品「輕巧冷水瓶」亮相 129萬股民喜迎

快訊/中鋼紀念品「輕巧冷水瓶」亮相 129萬股民喜迎

129萬股東注意,中鋼(2002)股東會紀念品來了!今(24)日一早揭曉114年度股東會紀念品為「輕巧冷水瓶」,兼具輕巧便攜、健康安全與環保永續的特點,為通勤、郊遊、辦公等隨身補充水分之最佳選擇。

2025-04-24 08:07

台積電漲13元至886 台股開盤漲逾110點後快速收斂

台積電漲13元至886 台股開盤漲逾110點後快速收斂

美股周三全面走揚,台股今(23)日開平高盤,指數大漲逾110點,台積電(2330)上 漲13元至886元。

2025-04-24 09:06

亞洲移動產業指標盛會登場 360°MOBILITY Mega Shows開啟新篇章

亞洲移動產業指標盛會登場 360°MOBILITY Mega Shows開啟新篇章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與「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E-Mobility Taiwan)」,今(23)日以全新「360° MOBILITY Mega Shows」品牌亮相,與「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同期於台北南港展覽1館盛大展出,揭開2025年亞洲智慧移動產業的重要序幕。

2025-04-23 22:10

貿易戰關鍵時刻 IEAT台灣數位貿易博覽會引領產業升級

貿易戰關鍵時刻 IEAT台灣數位貿易博覽會引領產業升級

美國拋出加徵關稅政策,掀起新一波全球貿易震盪,對台灣出口導向經濟而言,是挑戰也是轉機,面對關稅壓力與供應鏈重構趨勢,企業如何借力數位化升級,提升效率、節省成本、開拓新局,成為關鍵課題。台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今(23)日重磅舉辦「2025台灣數位貿易博覽會」,號召全台數位貿易與跨境電商生態圈共同應戰。

2025-04-23 21:54

乖乖挺運動賽事前進大巨蛋開球 今年跨界合作腳步不停歇

乖乖挺運動賽事前進大巨蛋開球 今年跨界合作腳步不停歇

食品大廠乖乖近年來積極跨界合作,尤其備受科技大廠喜愛,放在機器旁乖乖不壞,今(23)日更前進台北大巨蛋攜手樂天桃猿應援,邀請奧運國手「柚子同學」高承睿擔任開球嘉賓,象徵乖乖放在球場上助攻不敗;公司也透露,今年持續會有合作計畫推出,要將乖乖平安、順利的形象帶到每個角落。

2025-04-23 20:00

星宇航空啟動永續航空燃油 首航台北河內航線 

星宇航空啟動永續航空燃油 首航台北河內航線 

星宇航空(2646)配合交通部民航局推動永續航空燃油(SAF)政策,今(23)日正式導入具備由中油供應的ISCC CORSIA國際認證標準SAF,首航班JX717台北-河內順利飛航,該航班SAF添加比例約5%,成為首家於桃園國際機場以油栓系統完成地面加注作業的國籍航空公司,預估每噸SAF可減少2.67噸二氧化碳排放。

2025-04-23 19:37

聯電傳與格羅方德合併 財務長法說會重申:沒有進行中併購案

聯電傳與格羅方德合併 財務長法說會重申:沒有進行中併購案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2025年第一季營運報告,針對外傳聯電可能與格羅方德合併,聯電財務長劉啟東重申,目前沒有正在進行的併購案。

2025-04-23 18:05

129萬中鋼股民坐等紀念品明開獎 5檔鋼鐵股先公告

129萬中鋼股民坐等紀念品明開獎 5檔鋼鐵股先公告

擁有11萬股民的燁輝(2023)今(23)日公告,送出「#304不銹鋼野營杯四入組」,由於春雨(2012)、中鴻(2014)、聚亨(2022)、彰源(2030)等多檔鋼鐵股都搶在中鋼(2002)股東會紀念品公布前先聲奪人,股民眼睛為之一亮。

2025-04-23 18:01

台股單日大漲4.5% 法人推3情境研判今年走勢

台股單日大漲4.5% 法人推3情境研判今年走勢

受惠於美股大漲激勵,台股今日也強彈845.71點,大漲4.5%,指數收在19639.14點,保德信指出,近期市場受到聯準會、川普政策等因素影響,震盪幅度加劇,一日的漲跌尚無法完全定義盤勢未來的表現,但目前可以從三大情境模擬台股今年的表現。

2025-04-23 17:56

益航有大事 明暫停交易

益航有大事 明暫停交易

益航(2601)今(23)日向證交所通報,由於有重大訊息要宣布,明(24)日起暫停交易,要等重大訊息公告後再申請恢復交易。

2025-04-23 17:56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