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王分享12種最常見的投資心理與認知偏誤,幫助了解及避免這些偏誤,以實現更好的投資回報。(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鄭文晴/綜合報導
投資要避免不理性的行為,但人難免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會摻雜一些情緒和偏見,對此,理財專家喬王就分享了12種常見的投資心理與認知偏誤,並表示,若能夠了解投資人常犯的認知偏差,就有機會調整心理狀態,避免不理性的決策。
喬王指出,首先必須了解投資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是什麼?它們是從經濟學延伸出來的一門學科,結合心理學與經濟學的觀點,嘗試解釋「為何人們不完全是理性的,並且容易出現認知偏誤(Cognitivebias),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以下將舉出12個常見的投資認知偏誤。
一、確認偏誤:只看到我們想看的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們會不自覺地搜尋更多支持自己信念的資料,並且將資訊解讀成和自己信念相符的證據。
二、近因偏誤:把最近發生的事當成原因
近因偏誤 (Recency Bias),又稱為「近因效應 (Recency Effect) 」,是指人們有偏重最近的數據或經驗,而輕視早期數據或經驗的傾向。
三、近鄉偏誤:認為自己的國家最好
近鄉偏誤(Home Bias)是指投資人進行投資時,通常會過度偏好本國市場,忽略了多元化投資國外市場。
四、處分效應:太早停利、太晚停損
處分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是指人們有太早獲利了結、太晚停損出場的傾向。
五、定錨效應:太過倚重或鎖定既得資訊
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指人們進行決策時,最一開始的資訊(稱為錨點),會對我們的決策有很大的影響。當我們對於價格出現定錨時,就有可能因為股票價格高於上次買入或賣出價價格,而拒絕重新購買,寧願等到價格再更低時才進場。
六、從眾效應:跟著許多人做決定
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又被稱為「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影響,而跟隨大眾之思想或行為。
七、損失趨避:不賠錢比賺錢更重要
損失趨避 (Loss Aversion),是指人們對於避免金錢損失的欲望比賺錢還有強烈的傾向。談到損失趨避的心態時,通常也會談到稟賦效果(endowment effect),它是指人們擁有一樣物品時,對該物品價格的評估會高於「未擁有者」,因此容易高估它的價值,捨不得割捨手中已擁有的東西。
八、過度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
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是指人們常會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因此容易導致錯誤的決策。當人們對於自己的判斷過於自信時,常常不會體認到自己有判斷能力不足的現象,進而喪失了修改或增進判斷正確性的機會。
九、沉沒成本:無法放棄已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沒成本 (Sunk Cost),是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人們通常會把這種成本,看得比未來可能賺取的金錢還重要。當我們面對沉沒成本時,必須先學會放棄,未來才會有轉機。
十、結果偏誤:以成敗論英雄
結果偏誤 (Outcome bias),是指用結果去評斷決策的好壞,而非真的考量決定是否正確,換句話說,就是以成敗論英雄。
十一、心理帳戶:相同金錢,卻出現不同價值
人們會習慣把金錢分配給不同的「類別」和「用途」,並且用不同的「態度」對待相同價值的金錢。換句話說,我們的内心會自動判定:某些類別帳戶的金錢值得多花費,某些類別帳戶的金錢則不值得多花費。但如果用理性的角度來看,這些金錢都具有同樣的價值,只是人們卻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及處理。因此,我們也可以運用心理帳戶的特性,幫助我們抑制支出,更容易存到錢。
十二、後見之明:誤以為事前可預測
後見之明 (Hindsight Bias),又稱為「後視偏差」,會幫助人們建構出一個「對過去決策似乎是合理」的事後法則,導致對自己的決策能力感到「過度自信」,產生了「事情是可以預測」的錯覺。因此,它又稱為「事後諸葛」或「事
後孔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