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學會高收入技能 破圈思維創造財富流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蔡武穆 圖/理財周刊 Elaine提供

大學畢業生起薪不過三萬元,扣掉生活及娛樂費用,一個月可能存不到幾千元,護理師出身的梁靖悅,跳脫傳統的思考,斜槓自媒體創造多元收入,24歲存到一百萬元,可以做為新鮮人或上班族參考的典範。

她以「理白小姐」自稱,所謂「理白」,就是理財小白,希望以自身的經驗,幫助理財小白順利累積第一桶金,完成人生的夢想。

從護理師到全職自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梁靖悅是護理師出身,她看到學姊晚上值大夜班、白天顧小孩,蠟燭兩頭燒的模樣,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便利用下班時間學習理財知識,並在IG及FB分享自己的觀點。

她分享,自己是屬於創意型的人,思考天馬行空,護理師例行性的工作反限制了她,曾有一度到精神科病房做教學工作,自己規劃課程更能讓她發揮所長,工作起來也更快樂。

從護理師到全職自媒體,她說,自己是有備而來的,「我給自己二年時間做準備,斜槓有收入,轉換的過程沒有焦慮,真正到不用上班打卡才有焦慮感。」

「過去薪水每月固定時間入帳,離開醫院之後,會有薪水沒入帳的焦慮感,上班族習慣看月薪,自由工作者看的是年薪,花了半年時間轉換心態,思考如何做一年期的長遠規劃」,她補充。

高收入技能 創造多元收入來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在護理師期間,她就接觸理財課程,有一堂關於天賦的課程影響她最大,她說,亞洲人習慣補足弱項,英文不好補英文,數學不好就補數學,天賦的概念是放大自己的強項,弱項的部分就跟別人合作來補足。

另外,《順流致富GPS》這本書也帶給她很大的幫助,書中提到「財富燈塔」概念,把財富累積分為九個等級,讓她有努力的方向。以護理師為例,是屬於勞動者(橘色)的等級,上班族資產沒有三百萬元,都是屬於這個等級,從勞動者要變成創造財富的參與者(黃色),破圈的祕訣就在於高收入技能。

「高收入工作」和「高收入技能」不同,「高收入工作」像是律師、醫師、工程師,這些需要專業執照、高學歷才有可能實現。高收入技能不需要特定學歷,比較跟時代有關,如網頁設計、美術設計、文案、顧問等,注重在市場發揮的價值,通常供不應求,收入也沒有天花板的限制。

她說,按照一般護理師薪水,很難達到財富自由,以前是省錢思維,一整天只花一百、五十元,現在注重的是開源,學習高收入技能,像是寫文案、剪輯、做專案、聯盟行銷、演講、授課等等多元的收入來源,讓她在二年之內達成存款百萬元的目標。

深知自己強項在創意思考,不適合技術分析或波段操作等必須規律的理財模式,她便把80%的精力放在高收入技能上面,放大本金,然後再把本金投入美股及ETF等較簡單的金融商品,繼續錢滾錢。

多元收入才是真正的鐵飯碗

梁靖悅說,初期她也會跟風投資,把錢投入虛擬貨幣,因為不熟悉商品的波動,結果賠掉一半資產,後來她檢討自己的缺失,再次確定簡單的理財模式,才符合她的本性。
「資產配置很重要,如果當初把80%的金額放在虛擬貨幣,那後果不堪設想」,很多人覺得利息高,全部All In,忽略風險性,像她的妹妹就賠了30萬元,因此,投資切忌貪嗔癡,穩定心性才能有長久的獲利。

目前她的配置,本業收入和投資收入大概九比一,投資以美股為主,包括可口可樂、好市多、蘋果、迪士尼等這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到的股票,ETF則有VTI、VOO、SPY,堅持長線投資,不炒短線,並且適時獲利了結,年報酬率將近有20%。

另外,年輕人從事自媒體,經常在家工作,跟家人溝通也非常重要,梁靖悅說,到現在父母親還是希望她找一份鐵飯碗的工作,但是疫情過後,讓她體悟到多元收入才是真正的鐵飯碗,因為把重心全部壓在一份工作,哪天這份工作沒了就會斷炊,反而風險更大。

補足身心能量 吸引金錢流向

她現在已經是在家創業的階段,父母親不解,為何她每天都在電腦前錄影、講話,她會用有趣的方式跟父母互動,讓父母知道她的工作型態,例如,今年的紅包以一股好市多的股票取代現金,每年紅包一年比一年多,用分享的角度,讓他們感覺自己越過越好。

當然,創業過程也會有低潮期,這時候她會轉念、睡覺或洗澡,補足身心的能量。她分享,水是有能量的,水的流動可以幫助思緒更清晰,睡覺也會補充能量。高頻的能量會吸引很多機會,錢是喜歡高能量的人,經常覺得自己很幸運的人,往往被錢追著跑。

「賺、存、翻」三鐵則 加速累積第一桶金

最後,新鮮人或上班族要累積第一桶金,她建議,遵守「賺、存、翻」的原則:

一、「賺」,要有高收入的技能,累積對的人脈把自己行銷出去,慢慢的放大本金。

二、「存」,克服存不到錢的宿命,記帳是一個好方法,她曾經持續記帳一年,了解並改正自己的消費習慣,現在則利用AI記帳,省時又方便。

三、「翻」,追求穩健投資,就能贏在起跑點,本金十萬,10%報酬,就賺一萬,本金一百萬,同樣10%報酬,就可賺十萬,當然,最重要的是存在對的工具上。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28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首次點名「5大客戶」在美量產 強調不怕競爭但補助要公平

台積電首次點名「5大客戶」在美量產 強調不怕競爭但補助要公平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7)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魏哲家也針對美國投資首次點名客戶名稱,表示包括Apple、NVIDIA、AMD、高通、博通等五大客戶都在美國廠生產,相比起過去未直接講出客戶名,可說是一大改變。

2025-04-17 16:13

魏哲家談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 2奈米以下製程3成在美生產

魏哲家談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 2奈米以下製程3成在美生產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針對美國千億美元投資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未來預計有三成2奈米以下的產能都將在亞利桑那州廠還生產,來支持美國領先客戶的需求。

2025-04-17 15:21

台積電魏哲家談關稅「未見客戶任何改變」 否認合資英特爾傳言

台積電魏哲家談關稅「未見客戶任何改變」 否認合資英特爾傳言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針對外界關注關稅議題及是否會和美國企業組成合資公司,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今日正式回應,表示目前關稅議題上,未見客戶有任何動作,至於外界傳言與 Intel等其他公司談合資,魏則回應「並未考慮和任何公司洽談進行合資」。

2025-04-17 14:44

快訊/台積電最旺Q1!每股大賺13.94元 獲利年增6成、毛利率58.8%

快訊/台積電最旺Q1!每股大賺13.94元 獲利年增6成、毛利率58.8%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約新台幣8392.5億元,稅後純益約3615.6億元,每股盈餘為13.94 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 2.12 美元)。

2025-04-17 13:43

台積電Q2財測估營收季增逾1成 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台積電Q2財測估營收季增逾1成 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台積電也釋出第二季財測,台積電預計,第二季營收以美元計,預估落在284億至292億元之間,有望季增13%,若以美金對新台幣1比32.5元匯率計算,毛利率預計落在57%至59%之間,營利率則預計落在47%至49%之間。

2025-04-17 14:36

台積電最強Q1! ADR夜盤股價急拉漲逾5%

台積電最強Q1! ADR夜盤股價急拉漲逾5%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舉行法說會且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約新台幣8392.5億元,稅後純益約3615.6億元,每股盈餘為13.94 元,創下史上同期新高,激勵美股夜盤股價急拉逾5%。

2025-04-17 14:33

台積電踩美出口紅線重罰10億美元原因曝光 外媒另點3台廠涉入

台積電踩美出口紅線重罰10億美元原因曝光 外媒另點3台廠涉入

美國商務部調查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可能因違反出口管制規定而面臨超過10億美元的罰款,據外媒最新報導曝光,此案與華為新AI伺服器有關,且另有3間台廠涉入其中。

2025-04-17 12:03

H20銷陸禁令輝達市值蒸發1800億美元 華爾街憂破壞性更勝預期

H20銷陸禁令輝達市值蒸發1800億美元 華爾街憂破壞性更勝預期

美國突然加緊輝達(NVIDIA)銷往中國H20晶片管制,輝達股價在16日遭遇猛烈拋售,盤中一度暴跌10%,收盤大跌6.9%,創下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夜之間蒸發超1800億美元,華爾街憂心新規定是對輝達等晶片大廠掛起來禁止進人中國的牌子,破壞性恐更勝預期。

2025-04-17 11:10

智原遭外媒曝華為繞過制裁取得HBM 公司急重訊澄清

智原遭外媒曝華為繞過制裁取得HBM 公司急重訊澄清

根據外媒Semi Analysis報導,雖然華為Ascend晶片可以在中芯國際製造,但其HBM來自韓國,主要晶圓生產來自台積電,更指出華為利用ASIC廠智原來封裝HBM後再送到中國解焊,藉此來繞過禁令,但對此智原發布重訊表示,本公司一切營運皆配合法遵,與華為並無直接或間接業務往來,特此澄清說明並無謠言指稱之情事。

2025-04-17 11:50

股價愈跌「ETF高息型」配息殖利率愈香 定期定額族續扣

股價愈跌「ETF高息型」配息殖利率愈香 定期定額族續扣

四月天,全球股市經歷川普關稅血洗及暴衝大震盪,台股也從7日懸崖式崩落2086點到11日反彈收復萬九,本周在19500點盤旋,這兩周來股民身心俱疲,有人大賣有人接刀,台股ETF(國內成分股)成交逆勢爆量,尤以小股民最愛的高股息型族群為主。CTWANT記者採訪多名基金經理人建議,市場變化難測,不宜重押單一產業。

2025-04-17 10:5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