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學會高收入技能 破圈思維創造財富流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蔡武穆 圖/理財周刊 Elaine提供

大學畢業生起薪不過三萬元,扣掉生活及娛樂費用,一個月可能存不到幾千元,護理師出身的梁靖悅,跳脫傳統的思考,斜槓自媒體創造多元收入,24歲存到一百萬元,可以做為新鮮人或上班族參考的典範。

她以「理白小姐」自稱,所謂「理白」,就是理財小白,希望以自身的經驗,幫助理財小白順利累積第一桶金,完成人生的夢想。

從護理師到全職自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梁靖悅是護理師出身,她看到學姊晚上值大夜班、白天顧小孩,蠟燭兩頭燒的模樣,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便利用下班時間學習理財知識,並在IG及FB分享自己的觀點。

她分享,自己是屬於創意型的人,思考天馬行空,護理師例行性的工作反限制了她,曾有一度到精神科病房做教學工作,自己規劃課程更能讓她發揮所長,工作起來也更快樂。

從護理師到全職自媒體,她說,自己是有備而來的,「我給自己二年時間做準備,斜槓有收入,轉換的過程沒有焦慮,真正到不用上班打卡才有焦慮感。」

「過去薪水每月固定時間入帳,離開醫院之後,會有薪水沒入帳的焦慮感,上班族習慣看月薪,自由工作者看的是年薪,花了半年時間轉換心態,思考如何做一年期的長遠規劃」,她補充。

高收入技能 創造多元收入來源

在護理師期間,她就接觸理財課程,有一堂關於天賦的課程影響她最大,她說,亞洲人習慣補足弱項,英文不好補英文,數學不好就補數學,天賦的概念是放大自己的強項,弱項的部分就跟別人合作來補足。

另外,《順流致富GPS》這本書也帶給她很大的幫助,書中提到「財富燈塔」概念,把財富累積分為九個等級,讓她有努力的方向。以護理師為例,是屬於勞動者(橘色)的等級,上班族資產沒有三百萬元,都是屬於這個等級,從勞動者要變成創造財富的參與者(黃色),破圈的祕訣就在於高收入技能。

「高收入工作」和「高收入技能」不同,「高收入工作」像是律師、醫師、工程師,這些需要專業執照、高學歷才有可能實現。高收入技能不需要特定學歷,比較跟時代有關,如網頁設計、美術設計、文案、顧問等,注重在市場發揮的價值,通常供不應求,收入也沒有天花板的限制。

她說,按照一般護理師薪水,很難達到財富自由,以前是省錢思維,一整天只花一百、五十元,現在注重的是開源,學習高收入技能,像是寫文案、剪輯、做專案、聯盟行銷、演講、授課等等多元的收入來源,讓她在二年之內達成存款百萬元的目標。

深知自己強項在創意思考,不適合技術分析或波段操作等必須規律的理財模式,她便把80%的精力放在高收入技能上面,放大本金,然後再把本金投入美股及ETF等較簡單的金融商品,繼續錢滾錢。

多元收入才是真正的鐵飯碗

梁靖悅說,初期她也會跟風投資,把錢投入虛擬貨幣,因為不熟悉商品的波動,結果賠掉一半資產,後來她檢討自己的缺失,再次確定簡單的理財模式,才符合她的本性。
「資產配置很重要,如果當初把80%的金額放在虛擬貨幣,那後果不堪設想」,很多人覺得利息高,全部All In,忽略風險性,像她的妹妹就賠了30萬元,因此,投資切忌貪嗔癡,穩定心性才能有長久的獲利。

目前她的配置,本業收入和投資收入大概九比一,投資以美股為主,包括可口可樂、好市多、蘋果、迪士尼等這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到的股票,ETF則有VTI、VOO、SPY,堅持長線投資,不炒短線,並且適時獲利了結,年報酬率將近有20%。

另外,年輕人從事自媒體,經常在家工作,跟家人溝通也非常重要,梁靖悅說,到現在父母親還是希望她找一份鐵飯碗的工作,但是疫情過後,讓她體悟到多元收入才是真正的鐵飯碗,因為把重心全部壓在一份工作,哪天這份工作沒了就會斷炊,反而風險更大。

補足身心能量 吸引金錢流向

她現在已經是在家創業的階段,父母親不解,為何她每天都在電腦前錄影、講話,她會用有趣的方式跟父母互動,讓父母知道她的工作型態,例如,今年的紅包以一股好市多的股票取代現金,每年紅包一年比一年多,用分享的角度,讓他們感覺自己越過越好。

當然,創業過程也會有低潮期,這時候她會轉念、睡覺或洗澡,補足身心的能量。她分享,水是有能量的,水的流動可以幫助思緒更清晰,睡覺也會補充能量。高頻的能量會吸引很多機會,錢是喜歡高能量的人,經常覺得自己很幸運的人,往往被錢追著跑。

「賺、存、翻」三鐵則 加速累積第一桶金

最後,新鮮人或上班族要累積第一桶金,她建議,遵守「賺、存、翻」的原則:

一、「賺」,要有高收入的技能,累積對的人脈把自己行銷出去,慢慢的放大本金。

二、「存」,克服存不到錢的宿命,記帳是一個好方法,她曾經持續記帳一年,了解並改正自己的消費習慣,現在則利用AI記帳,省時又方便。

三、「翻」,追求穩健投資,就能贏在起跑點,本金十萬,10%報酬,就賺一萬,本金一百萬,同樣10%報酬,就可賺十萬,當然,最重要的是存在對的工具上。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28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76萬存股族注意!凱基金不只配現金 老總洩「加股票」選項

76萬存股族注意!凱基金不只配現金 老總洩「加股票」選項

擁有76萬股民的凱基金(2883)於今(26)日法說,2024年稅後淨利達33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77%,每股稅後盈餘1.97元,存股族期待高配息,凱基金總經理楊文鈞首次針對盈餘分配政策提出「增加股票選項」的說明。

2025-03-26 17:33

凱基金老總喊「對象不單指安泰銀」 擴衝分行拉大規模

凱基金老總喊「對象不單指安泰銀」 擴衝分行拉大規模

凱基金控(2883)於今(26)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召開前夕被媒體披露將斥資296億元併購安泰銀(2849)、此一議題成為今日法說會焦點,總經理楊文鈞開門見山說,不評論市場任何傳聞,不過凱基銀在集團比較小的單位,卻是金控發展是重要的單位,分行數量會有一定影響性,長期以來並不排除購併,對象不是單指安泰銀,除了併購之外,也會透過分行設立「有機成長」來擴大規模。

2025-03-26 16:51

「山道猴子」解方!融資租賃公司3階段納管 最快8月底上路

「山道猴子」解方!融資租賃公司3階段納管 最快8月底上路

今(26)日財委會數名立委針對租賃公司納管提出質詢,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回應,融資租賃公司分三階段納管,首先針對4家中租(5871)、裕融(9941)、和潤(6592)、日盛台駿(6958)等4家上市櫃融資租賃公司,接著金融業所投資12個子公司,將先納入《金保法》,預計4月初就會預告,第一階段實施時間落在8月底、9月初。

2025-03-26 16:12

裕隆股價低於淨值總座致歉 估今年代工不受關稅政策影響

裕隆股價低於淨值總座致歉 估今年代工不受關稅政策影響

裕隆(2201)今日舉行法說會,裕隆去年營收為857.76億元,年增36.55億元或4%,主要原因是裕隆進口車銷售台數較2023年同期增加及n7車型量產銷售致使整體營收成長,稅後淨利為39.55億元,其中稅前淨利較2023年同期減少14.52億元,主係裕融企業本期營業淨利較2023年同期減少15.44億元所致。

2025-03-26 14:54

台泥「雙色蓋毯」曝光 4業者紀念品湊出露營儀式感

台泥「雙色蓋毯」曝光 4業者紀念品湊出露營儀式感

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多家公司陸續公布今年股東會紀念品,其中,向來走實用路線的台泥(1101)此次推出多功能雙色蓋毯也曝光,恰巧與頎邦(6147)送摺疊露營杯、達方(8163)送日式斗笠碗,以及友達(2409)送米營造出露營儀式感。

2025-03-26 14:25

金融整併!永豐金併京城銀 公平會開綠燈

金融整併!永豐金併京城銀 公平會開綠燈

永豐金(2890)迎娶京城銀(2809)再向前邁出一步!公平會今(26)日公告,永豐金控與京城銀行結合「開綠燈」,第1744次委員會議確定尚無顯著的限制競爭疑慮,故不禁止其結合。

2025-03-26 17:33

台灣首家專業動物藥廠 永鴻生技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市

台灣首家專業動物藥廠 永鴻生技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市

專業動物藥廠永鴻生技(6936)為永信投控(3705)旗下一員,由永信藥品於2016年收購外商藥廠,並將原有動物事業處獨立合併,就此成為全台頂尖大型動物藥廠。永鴻將於3月27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並預計於4月下旬上市掛牌,成為台灣首家掛牌的專業動物藥廠。

2025-03-26 17:30

基辛格喊話新任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小心華爾街短期主義」

基辛格喊話新任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小心華爾街短期主義」

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 (Pat Gelsinger) 於 2021 年接任執行長後,其目標是扭轉公司局面,並在幾年內重新獲得製程和產品領導地位,但他在 2024 年底未完成工作就退休,不過他仍然大力支持公司的使命,因此他在接受外媒CNBC採訪時表示,希望看到新任執行長陳立武完成他未竟的事業,他也示警,希望陳立武小心華爾街只考慮短期利潤的短期主義。

2025-03-26 15:16

中企台灣子公司遭列美貿易黑名單 郭智輝:儘速調查

中企台灣子公司遭列美貿易黑名單 郭智輝:儘速調查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告,將數十個實體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浪潮集團」(Inspur Group)在台灣的子公司,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6)日表示,個案來講,經濟部會深入了解,儘速調查哪些項目違反規定,若真的違規當然會懲處。

2025-03-26 15:08

台積電美國廠成本高 外媒:僅比台灣高一成

台積電美國廠成本高 外媒:僅比台灣高一成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一份最新報告駁斥了有關台積電(2330)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工廠是一項昂貴投資的傳言,該報告指出,台積電美國廠的生產成本僅比台灣高出 10%。

2025-03-26 14:5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