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航太產業處境如飛魚 要從死亡之谷殺出血路

▲航太產業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

記者李孟璇/台北報導

展開雙翼,一隻黑色翅膀的飛魚衝出水面,避開鬼頭刀魚的掠食,但下一秒,迎面而來的是白腹鰹鳥,這隻飛魚被困在海空之間,很像台灣航太產業的處境。

漢翔董事長廖榮鑫,不僅是飛官出身,更是擁有30年賞鳥資歷的專家,他對大自然觀察入微,還從賞鳥悟出一套航太趨勢與經營管理哲學。他以「飛魚」來形容台灣航太產業的處境,海中的鬼頭刀魚就是新興國家,在當地政府大力的扶持下,正在後面不停的追趕,白腹鰹鳥就是德國、義大利等國家,挾著本身的技術優勢、壓低成本,積極地搶奪訂單,然而台灣只能從死亡之谷殺出血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漢翔籌組航太A-Team 4.0聯盟。(圖/漢翔提供)

整合產業上中下游
一起打世界盃

那要如何在雙面夾擊下生存呢?那就是整合上中下游,集結大家的力量。

廖榮鑫表示,他到漢翔1年多,在參觀國外航太公司時發現,並沒有看到東方面孔,尤其是看不到台灣面孔,這讓人相當感傷,尤其航太產業在全球屬戰略性產業,不論是政府還是同業之間都要相互合作,才能帶動產業發展,進而提升國內經濟表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因此漢翔在去年提出籌組A-Team 4.0的構想,並在今年6月2日舉行誓師大會,集結北、中、南共220家的廠商加入聯盟,展現進軍全球航太供應鏈的決心。

而要達成這個目標,最重要的就是「異業的結盟、同業的分工」,廖榮鑫說,在現在這個時刻,各公司的利益要放旁邊,相信業者間相互扶持下,國內航太年產值可在2年內突破1,250億元,4年內超過2,000億元,更要讓台灣航太A-Team 4.0聯盟成為國際航太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以搶攻未來20年全球5.6兆美元的航太商機。

▼漢翔董事長廖榮鑫。(圖/記者李孟璇攝)

萬事起頭難
遇到難關不能放棄

然而台灣要做「自有品牌」,不少人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廖榮鑫說:「不能遇到難關就放棄!」

談到國機國造,很多人都會說台灣這不會做、那不會做,但不能因為一個項目做不來就停滯不前,廖榮鑫反問:「難道因為一個難關跨不過,就什麼都不做了嗎?」像萊特兄弟,他們也是從零做起,歷經重重關卡才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比空氣重並且可以載人的動力飛行器,因此大家應該要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廖榮鑫進一步表示,這次聯盟之所以會以「A」來命名,主要是取自始祖鳥(Archaeopteryx)的英文首字,始祖鳥生活在1億5,000到1億5,500萬年前晚侏羅紀時期,是生物演化的重要角色,而像這樣讓始祖鳥一步一步演變,並將基因複製傳遞,使子代存活下來的過程,就是A-Team 4.0聯盟在做的事,相信上中下游整合後,可以「精實體質、提升競爭力」。

漢翔物料處處長莊秀美也說,在如此艱難的時刻,業者不能單打獨鬥,只有產業垂直整合、打團體戰,才能突破困境、創造價值,也許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但她認為,「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你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達成目標。」

▼漢翔邀請A-Team 4.0聯盟會員,參觀工業4.0示範工廠。(圖/漢翔提供)

自研自製
根留台灣

廖榮鑫表示,國機國造有助於維持台灣航太產業的技術與能力,舉例來說,高教機完成後,後面將延伸出30年的維修商機,整體規模約1,500~2,000億元,換算每年有50億元,也就是說,若國機國造成行,航太產業每年起碼有50億元商機,可帶動航太相關廠商、零組件供應商發展,技術也能跟著向上提升。

此外,最重要的是經驗可進行傳承、培育新血,漢翔發言人林南助說,以目前狀況來看,只有自研自製才能培養人才,如果只是做代工是很難達到這個目標,因此他相信,只要政策明確、促成航太產業升級,隨著市場競爭力提高、根留台灣,國內的航太業將可拚出一條活路。

關鍵字: 漢翔航太航太業國機國造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義大利商公開M-346生產線 表態想參與國機國造

義大利商公開M-346生產線 表態想參與國機國造

預計今年9月將排入立法院審查議程的空軍的高教機採購計畫案,備受各界矚目,為搶奪690億元大單,義大利李奧納多公司(Leonardo)首度向台灣媒體公開生產線,李奧納多海外銷售部門總經理羅沙提(Constantino Panvini Rosati)表示,希望未來能與漢翔(2634)共組團隊在台灣生產M-346,以參與國機國造政策,而他估計,第一架飛機2019年就能交機。

2016-08-13 09:30

高教機大單該給誰? 3架候選機比一比

高教機大單該給誰? 3架候選機比一比

國內正在推動高教機採購案,並端出690億預計採購66架新型高教機,而這塊大餅不少廠商都想爭取,除了有國內漢翔(2634)推出IDF縮小版的藍鵲機,還有美韓的T-50、義大利M-346高教機想搶訂單,到底3架候選機的優缺點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16-08-13 10:00

台積電首次點名「5大客戶」在美量產 強調不怕競爭但補助要公平

台積電首次點名「5大客戶」在美量產 強調不怕競爭但補助要公平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7)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魏哲家也針對美國投資首次點名客戶名稱,表示包括Apple、NVIDIA、AMD、高通、博通等五大客戶都在美國廠生產,相比起過去未直接講出客戶名,可說是一大改變。

2025-04-17 16:13

魏哲家談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 2奈米以下製程3成在美生產

魏哲家談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 2奈米以下製程3成在美生產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針對美國千億美元投資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未來預計有三成2奈米以下的產能都將在亞利桑那州廠還生產,來支持美國領先客戶的需求。

2025-04-17 15:21

台積電魏哲家談關稅「未見客戶任何改變」 否認合資英特爾傳言

台積電魏哲家談關稅「未見客戶任何改變」 否認合資英特爾傳言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針對外界關注關稅議題及是否會和美國企業組成合資公司,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今日正式回應,表示目前關稅議題上,未見客戶有任何動作,至於外界傳言與 Intel等其他公司談合資,魏則回應「並未考慮和任何公司洽談進行合資」。

2025-04-17 14:44

快訊/台積電最旺Q1!每股大賺13.94元 獲利年增6成、毛利率58.8%

快訊/台積電最旺Q1!每股大賺13.94元 獲利年增6成、毛利率58.8%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約新台幣8392.5億元,稅後純益約3615.6億元,每股盈餘為13.94 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 2.12 美元)。

2025-04-17 13:43

台積電Q2財測估營收季增逾1成 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台積電Q2財測估營收季增逾1成 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台積電也釋出第二季財測,台積電預計,第二季營收以美元計,預估落在284億至292億元之間,有望季增13%,若以美金對新台幣1比32.5元匯率計算,毛利率預計落在57%至59%之間,營利率則預計落在47%至49%之間。

2025-04-17 14:36

台積電最強Q1! ADR夜盤股價急拉漲逾5%

台積電最強Q1! ADR夜盤股價急拉漲逾5%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舉行法說會且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約新台幣8392.5億元,稅後純益約3615.6億元,每股盈餘為13.94 元,創下史上同期新高,激勵美股夜盤股價急拉逾5%。

2025-04-17 14:33

台積電踩美出口紅線重罰10億美元原因曝光 外媒另點3台廠涉入

台積電踩美出口紅線重罰10億美元原因曝光 外媒另點3台廠涉入

美國商務部調查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可能因違反出口管制規定而面臨超過10億美元的罰款,據外媒最新報導曝光,此案與華為新AI伺服器有關,且另有3間台廠涉入其中。

2025-04-17 12:03

H20銷陸禁令輝達市值蒸發1800億美元 華爾街憂破壞性更勝預期

H20銷陸禁令輝達市值蒸發1800億美元 華爾街憂破壞性更勝預期

美國突然加緊輝達(NVIDIA)銷往中國H20晶片管制,輝達股價在16日遭遇猛烈拋售,盤中一度暴跌10%,收盤大跌6.9%,創下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夜之間蒸發超1800億美元,華爾街憂心新規定是對輝達等晶片大廠掛起來禁止進人中國的牌子,破壞性恐更勝預期。

2025-04-17 11:1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