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小資女10大存錢法大公開 奈米資金拚存百萬青春不浪費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有許多小資女、年輕的女生常嘆「賺錢這麼少,用都不夠,如何存錢?」、「存錢好難喔」。專家教你聰明存錢十大招,即使是小資女、奈米投資也可以輕鬆存100萬元、第一桶金,並且儲蓄時間大大縮短,青春不用浪費。

▲▼女生。(圖/取自免費圖庫)

▲小資女即使收入不多、可運用的資金有限,但是只要掌握十招,就可以短時間達到理財目標,青春不浪費。(圖/取自免費圖庫、示意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招:訂立目標 累積儲蓄的動力

台灣財富管理顧問公司董事執行長陳宥綸表示,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要訂立目標,像是購屋、結婚還是出國旅遊等,有了目標,就會有動力存錢,不會讓金錢浪費在「不知不覺中」。

第二招:計算達成目標的所需時間

訂立目標之後,就要確定目標要多少錢、要花多少時間的儲蓄,像是如果要存第一桶金100萬元,若是每個月存1萬元,若沒有任何投資,就必須要花8年多才會存到,所以要縮短時間就是要增加每個月的儲蓄或者是適當的投資,縮短達到目標的時間,陳宥綸建議,小資女可以運用坊間有許多計算工具、應用程式(App)都可以幫助她們計算每月要存多少錢、投資報酬率要達多少、多久才能達成目標。

第三招:設定預算 擠出儲蓄理財資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一般小資女的薪水大約3萬多到4萬以上,但不論薪水高低,小資女可以用預算法來支配生活的開支,例如每個月固定開支可以設定預算,伙食費6,000元、娛樂費2,000元、房租6,000元等、生活費例如交通費、學貸等,薪水扣除這些預算之後,或多或少都可以擠出3,000~5,000元以上,養成強迫儲蓄、強迫定額投資,是累積第一桶金的重要步驟。

第四招:年終獎金、紅包等額外收入不亂花

隨著年末來臨,公司、長輩如果有給年終獎金、紅包等,除了必要的支出,像是孝敬長輩或疼愛晚輩紅包等花費,盡量控制在1/3之內,剩餘的2/3甚至更高應該保留下來,作為儲蓄或者是緊急預備金之用。

第五招:儲存緊急預備金 意外來了不擔心

單身貴族、小資女都要有緊急預備金的概念,一旦要追求更好的工作或者是遇到意外狀況時,就不會不知所措,而這筆緊急預備金是用來應付緊急狀況、風險之用,建議緊急預備金安全水位起碼要應付3個月的生活必須花費,也就是即使3個月沒有工作,仍有錢可以應付生活,最好能夠存到1年以上讓自己有更多應付風險的彈性,且這筆錢非必要狀況不隨便動用

第六招:存款選高利活儲 數位帳戶來相助

養成儲蓄的習慣之後,小資女就可以選擇加速達成目標的工具,尤其現在數位金融發達,小資女也習慣使用數位科技,就可以利用數位帳戶活儲利率、加快存錢的速度。現在市場上包含永豐銀、台新銀、王道銀、華南銀等都有高利數位帳戶,利率在1%~1.2%之間,相較於一般活儲利率大約只有0.2%~0.3%,約有3倍以上,利率可說相當誘人。

▲▼ 股市,股票,投資,台股,看盤,財經。(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小資族可以透過基金、ETF以及零股投資選擇績優股穩賺息。(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第七招:被動式賺錢 基金、ETF年報酬10%穩穩賺

除了存錢之外,小資女還可以選擇更高報酬的投資工具,才能夠讓自己的儲蓄時間減半,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做理財功課,可以選擇波動穩定的基金、ETF(股票指數型基金)如台灣50等,陳宥綸表示,小資女可以選擇成立很已的穩健型基金,即使是面對大型的股市波動、金融海嘯,平均年報酬率都仍有8%~10%的基金,就可以安心的投資。

第八招:零股投資 小錢也可以投資績優股

部分小資女會認為,投資股票很難,尤其是若要買績優股、權值股,動輒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一般小資女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買股,專家建議可以透過零股投資,只要花十分之一不到的成本,就可以買到優質股,像是台積電等可當定存股賺息。部分券商推出「小資零股理財平台」、「零股定期定額投資」,每個月存入1000元起,培養恆心、紀律的投資心態,也能藉由複利逐步邁向嶄新人生。

第九招:美元投資相互搭配 大賺外幣財

專家建議,小資女偶爾也可以搭配外幣投資,尤其是美元作為資產配置。原因包含美元的利率還是比台幣高出許多,目前美元的高利定存年息還有2%~3%,投資還有利可圖。此外,美元與台幣匯率有規律可循,專家建議,大約30~28元之間,可以分批買進;31.5~32元間就可以分批賣出,除可避險之外,讓自己也可以大賺外幣財。

第十招:檢視自己的投資成績 調整投資配置

無論如何小資女都要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成績,是否符合當初訂立的目標,如果有落差或未達成目標,就應適時調整自己的儲蓄計畫或者是投資理財的配置,讓自己可以在預期時間之內或更短時間內儲存到第一桶金。

▼小資女如果行有餘力,也可搭配美元等外幣投資作為資產配置、分散風險,順便賺外幣財。(圖/pixabay、示意圖)

▲金錢,鈔票,理財,投資,存錢,投資型保單。(圖/pixabay)

關鍵字: 小資女存錢理財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大樓管委會有向房仲業收取帶看費 不論金額都要辦理稅籍

大樓管委會有向房仲業收取帶看費 不論金額都要辦理稅籍

北區國稅局表示,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為維護社區住戶品質,對房仲業者收取帶看房屋費或清潔費,與大樓停車位出租、外牆陽台租給外人,皆屬於勞務收入範疇,依規定要設立稅籍、課徵營業稅。

2019-12-27 17:40

快訊/台積電最旺Q1!每股大賺13.94元 獲利年增6成、毛利率58.8%

快訊/台積電最旺Q1!每股大賺13.94元 獲利年增6成、毛利率58.8%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約新台幣8392.5億元,稅後純益約3615.6億元,每股盈餘為13.94 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 2.12 美元)。

2025-04-17 13:43

台積電踩美出口紅線重罰10億美元原因曝光 外媒另點3台廠涉入

台積電踩美出口紅線重罰10億美元原因曝光 外媒另點3台廠涉入

美國商務部調查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可能因違反出口管制規定而面臨超過10億美元的罰款,據外媒最新報導曝光,此案與華為新AI伺服器有關,且另有3間台廠涉入其中。

2025-04-17 12:03

H20銷陸禁令輝達市值蒸發1800億美元 華爾街憂破壞性更勝預期

H20銷陸禁令輝達市值蒸發1800億美元 華爾街憂破壞性更勝預期

美國突然加緊輝達(NVIDIA)銷往中國H20晶片管制,輝達股價在16日遭遇猛烈拋售,盤中一度暴跌10%,收盤大跌6.9%,創下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夜之間蒸發超1800億美元,華爾街憂心新規定是對輝達等晶片大廠掛起來禁止進人中國的牌子,破壞性恐更勝預期。

2025-04-17 11:10

智原遭外媒曝華為繞過制裁取得HBM 公司急重訊澄清

智原遭外媒曝華為繞過制裁取得HBM 公司急重訊澄清

根據外媒Semi Analysis報導,雖然華為Ascend晶片可以在中芯國際製造,但其HBM來自韓國,主要晶圓生產來自台積電,更指出華為利用ASIC廠智原來封裝HBM後再送到中國解焊,藉此來繞過禁令,但對此智原發布重訊表示,本公司一切營運皆配合法遵,與華為並無直接或間接業務往來,特此澄清說明並無謠言指稱之情事。

2025-04-17 11:50

股價愈跌「ETF高息型」配息殖利率愈香 定期定額族續扣

股價愈跌「ETF高息型」配息殖利率愈香 定期定額族續扣

四月天,全球股市經歷川普關稅血洗及暴衝大震盪,台股也從7日懸崖式崩落2086點到11日反彈收復萬九,本周在19500點盤旋,這兩周來股民身心俱疲,有人大賣有人接刀,台股ETF(國內成分股)成交逆勢爆量,尤以小股民最愛的高股息型族群為主。CTWANT記者採訪多名基金經理人建議,市場變化難測,不宜重押單一產業。

2025-04-17 10:54

川普亂流 2檔台股ETF盤中一度陷貼息窘境

川普亂流 2檔台股ETF盤中一度陷貼息窘境

台新永續高息中小ETF(00936)、台新臺灣IC設計(00947)於今(17)日進行除息,此次每單位配息金額0.03元、0.08元,受到川普關稅戰亂流,兩檔ETF均處於貼息,00936跌至13.36元,00947跌至11.54元。

2025-04-17 10:34

無畏川普關稅亂流 4月印度股市全球唯一正報酬

無畏川普關稅亂流 4月印度股市全球唯一正報酬

全球金融市場4月一開始就不平靜,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關稅政策後,全球主要股市表現大震盪,統計自4月2日川普關稅政策宣布以來全球主要股市漲幅表現前十名分別是印度0.15%、菲律賓-0.99%、印尼-1.06%、韓國-1.14%、巴西-1.48%、俄羅斯-1.54%、澳洲-2.18%、上海綜合-2.46%、紐西蘭-2.51%、馬來西亞-2.63%,其中僅印度股市維持正報酬。

2025-04-17 10:49

晶片禁令斷輝達中國生意 外媒:反壯大華為

晶片禁令斷輝達中國生意 外媒:反壯大華為

美國總統川普晶片禁令發威,斷開輝達(NVIDIA)在中國經營的路,外媒指出,此舉讓中國華為Ascend 910C晶片崛起,且華為因預先囤積台積電7奈米製程,有望瓜分NVIDIA的市場。

2025-04-17 10:27

AMD晶片銷中國遇阻 認列260億元費用

AMD晶片銷中國遇阻 認列260億元費用

AI大廠輝達(NVIDIA)才因H20晶片銷往中國需要取得美國商務部認證,認列55億美元(約台幣1787.5億元)費用震撼市場,競對手超微(AMD)也正式公告先進處理器出口中國受到限制,將承擔8億美元(約台幣260億元)費用。

2025-04-17 09:2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