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全球製造業調查 84%CEO對未來3年前景充滿信心

▲KPMG尾牙。(圖/KPMG提供)

▲KPMG:84%CEO對未來3年前景充滿信心。(圖/KPMG提供)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呈現放緩趨勢,CEO該如何應對以避免低迷所帶來的衝擊?KPMG今(20)日發布《2023全球製造業展望》調查報告,針對歐洲、北美及亞太地區之11個國家,年營收達5億美元以上、182位之製造業CEO進行問卷調查,84%製造業CEO仍對於所屬企業未來三年的成長前景充滿信心;83%則對於所屬產業的長期前景保持審慎樂觀態度。超過四分之三的CEO坦言,如果經濟持續衰退,將影響他們對於未來三年企業成長的信心程度。

產業經濟面臨逆風,CEO仍樂觀面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通膨高漲、利率上升、投資減少、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使全球經濟呈現放緩趨勢,製造業CEO對產業的短期成長前景信心不足。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會計師張字信表示,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企業必須保持韌性、做出滾動式調整,以因應各種應對措施。報告中也提到,若全球主要央行對於通膨走勢有更良好的掌握,在2023年中後,全球將有機會看見復甦的轉折點。

84% CEO表示已紛紛朝向區域化、短鏈化等多鏈的分散發展

面對市場狀態低迷、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企業正重新擬定短期的策略計畫,以因應當前的挑戰。82% 企業已經實施或正在計畫緩解數位轉型的策略,降低營運支出;近九成的(88%)的企業已經退出俄羅斯市場或計畫暫停與其有合作的業務關係,以抵制這場突如其來的震撼。

在供應鏈調整方面,84% CEO表示該企業已紛紛朝向區域化、短鏈化,並開始在各國建立區域供應,加速朝向多鏈的分散式發展;86%企業已經著手進行或計畫採取供應鏈多元化策略以緩解疫情造成的脆弱性供應鏈。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說明,近年來供應鏈對製造業而言有如坐雲霄飛車一般,突然之間被迫面臨供給短缺與物流瓶頸,而現在供應鏈困局正出現緩解與逆轉跡象。未來我們將逐漸看到許多企業採取收購與合併(Mergers and Acquisition,M&A)的方式來強化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透過這種策略結盟關係,重新建立營運模式。

超過一半以上的CEO表示對於併購有強烈意願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終端需求疲軟,使得製造業今年的營收更具挑戰性,為了保持估值水平並在資本市場運作,部分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出售予私募股權基金,以重整組織結構,強化獲利能力。

此外,企業也將透過策略聯盟與本業成長(Organic Growth)策略以快速實現企業成長目標。超過一半(51%)以上的CEO表示該企業對於併購有強烈意願,期望透過併購方式調整企業組織、擴展事業版圖,讓併購成為轉型的基石。

打造多元共融的新職場文化、加速能源轉型以落實ESG

製造業CEO坦言,促使企業揭露透明化的永續資訊主要來自於員工的壓力,而非投資人,這樣的壓力可視為一種催化劑,加速企業解決「S」面向的問題,如提高生活工資、關注人權、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等議題。

CEO認為目前需加速在多元性與包容性方面的發展,企業可以透過制訂多元、公平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DEI)策略作為永續發展的核心要素,此計劃可先由高階管理團隊進行,當團隊組建越趨多樣化,方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潛力與創造力,獲得更高收益。

在實現淨零碳排方面,CEO們認為目前最大的阻礙是實施複雜的脫碳供應鏈,其次為缺乏適當的解決技術方案、缺乏專業技能與知識以及內部治理與控管不完善。不過隨著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技術逐漸成熟時,成本自然驟降。根據美國能源部指出,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在2010年至2021年間下降75%以上;同期,風力發電的成本下降了一半以上。當全球受益於更便宜的能源價格時,就能減少排碳成本、降低能源轉型的阻礙。

提升員工技能 創造高附加價值

技能短缺是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但在市場錯置(dislocation)的時候就有機會填補人才缺口。張字信舉例,2022年科技產業大規模裁員,有數千名技術人員失業,製造業可以把握機會招聘數位轉型相關人才。

調查指出,近三分之一的CEO意識到如果企業要持續成長,首要目標就是吸引與留住人才,因此如何協助員工提升技能(Upskilling)與職能再造(Reskilling)至關重要。

然而,招聘並非唯一的途徑,部分企業也正在嘗試不同方法來降低人才流動率。例如透過機器學習來分擔員工的部分工作內容,並培訓員工從事新的技能以因應未來的創新需求。

此外,彈性的工作時間與地點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徑,45% CEO表示過去兩年的混合辦公對員工的合作與創新產生正面影響;38% 認為這樣的工作模式有助於提振員工士氣;37% 則認同混合辦公有助於提高企業生產力。

不只是數位轉型更要員工心態的轉型

製造業在邁向工業4.0之路的同時,必須確保員工與公司的目標一致。CEO表示,員工是數位轉型的核心要素,新技術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可能性,然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仰賴員工齊頭並進,企業目前在數位轉型遇到最大的挑戰是要確保能夠採納新的工作模式,這也需要透過高階主管不斷地溝通與努力。

劉彥伯說明,未來員工需要的不僅於單一技能,企業必須培養多能工人才。例如,廠房的工程師也需要精通數據科學,融合分析方法、專業領域與技術,從數據中獲取關鍵資訊,得以發揮企業競爭優勢。

關鍵字: KPMG全球製造業調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外資狂殺846億元!「暴力式補跌」寫歷史第3大賣超金額紀錄

外資狂殺846億元!「暴力式補跌」寫歷史第3大賣超金額紀錄

台股在歷經颱風假連2天休市後,26日迎來「暴力式補跌」,外資狂殺賣超金額達846.46億元,寫下今年第二大金額,並排上歷史紀錄第3高,大盤終場大跌752.63點,失守季線22,212點,收在22,119.21點。

2024-07-26 16:43

台股大跌752點 金管會喊話穩信心「緊盯國際金融市場」

台股大跌752點 金管會喊話穩信心「緊盯國際金融市場」

在台股因颱風休市期間,美國科技股下挫,台股今天開盤呈現補跌走勢,終場重摔752.63點,創單日次大收盤跌點。金管會下午表示,將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變化。

2024-07-26 16:58

台積電重挫55元收924 台股大跌752點創史上第二大跌點

台積電重挫55元收924 台股大跌752點創史上第二大跌點

由於台股颱風休市二天美科技表現不佳,台股今(26日)日補跌,指數開低走低,早盤一度重挫950點,摜破22000點,後跌勢小幅跌斂,終場仍大跌752.63點,力守22100點,但創史上第二大跌點,以22119.21點作收,跌幅3.29%,成交量4684.71億元。

2024-07-26 13:40

金融股4家碰颱風延後除權息全走跌 玉山金跌5%最重

金融股4家碰颱風延後除權息全走跌 玉山金跌5%最重

受到台股早盤一度重挫逾950點影響,金融股今(26)日全面開低,因颱風休市二天延至今日除息的4檔金融股全陷貼息窘境,其中玉山金(2884)早盤跌逾5%最慘,第一保(2852)也有4%跌幅,王道銀(2897)、聯邦銀(2838)跌逾2%。

2024-07-26 13:12

台股跳水重挫「要逢低加碼嗎?」 法人點名:高息存股勝率高

台股跳水重挫「要逢低加碼嗎?」 法人點名:高息存股勝率高

受美國科技股持續下挫影響,台股因颱風休市期間面臨補跌壓力,26日加權指數開盤重挫逾900點,盤中一度摜破22,000點。綜觀整個7月,台股波動劇烈,投資人如何看待漲跌,該此時逢低加碼、還是當作警訊?法人表示,台股今年以來漲多,加上面臨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因素,操作優先留意強勢高息股。

2024-07-26 12:19

逢低買輝達、台積電晶片股? 外資分析師曝「還太早」

逢低買輝達、台積電晶片股? 外資分析師曝「還太早」

投資人是否應該利用半導體股票近期的疲軟作為買進機會?瑞穗銀行分析師Jordan Klein在周四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現在感覺還在半決賽賽道中,此時逢低買入還為時過早。」

2024-07-26 11:47

科技股慘跌 專家:00919、00929配息失「資本利得」保護傘

科技股慘跌 專家:00919、00929配息失「資本利得」保護傘

因為颱風的關係,台股也休市了2天,這幾天美國金融市場依然處於修正的局勢,尤其科技類股。

2024-07-26 09:45

SCFI連3周走弱 美西線跌逾6%最多

SCFI連3周走弱 美西線跌逾6%最多

海運航線運價持續修正,最新公布的SCFI指數連續3周下跌,本周下跌94.57點或2.67%至3447.87點,以美西線下跌逾6%最多。

2024-07-26 16:26

史上摔第二大!台積電收跌55元 市值24兆失守

史上摔第二大!台積電收跌55元 市值24兆失守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受到美股下跌衝擊,股價開盤即重挫,終場收在924元,下跌55元,寫下歷史第二大紀錄。

2024-07-26 14:43

黑色星期五再現恐慌!台股7月「有3天跌點」擠進前20大最跌紀錄

黑色星期五再現恐慌!台股7月「有3天跌點」擠進前20大最跌紀錄

台股因颱風假休市期間美國科技股下挫,26日補跌,加權指數盤中重挫逾982點,最低下探21,889.61點,隨後跌勢收斂,終場仍大跌752.63點,失守季線22,212點,收在22,119.21點,創史上第2大收盤跌點紀錄。今年已有5次收盤跌點紀錄擠進歷史前20名,光是7月就有3筆紀錄,可見市場情緒震盪。

2024-07-26 14:0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