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揭秘關燈工廠 「這設備到月球都能生產」

商業周刊/揭秘關燈工廠 「這設備到月球都能生產」

一場iPhone生產挪移的追蹤之旅,讓我們看到,當分散生產時代來臨,供應鏈開始破碎重組,台灣,卻仍被「集中」2字制約。集中在中國,集中在蘋果單一客戶,只跟隨手機景氣起落,只有一種生存解方:逐更便宜地區生產的「人口紅利」而居 ,只相信規模經濟。

商業周刊/蘋果首家印度直營店 用這座工廠換的!

商業周刊/蘋果首家印度直營店 用這座工廠換的!

4號國家公路上的喇叭聲不絕於耳,車子快速駛過,總是掀起滿天塵土。更糟的是,雨季遲遲不來,路邊黃土上看不見生機,水牛疲勞的癱坐。不安與絕望感瀰漫在空氣中。1小時顛簸車程後,左手邊才開始出現一座座沒有招牌的廠房、一整排連綿的貨櫃車,我們沒看見偌大的招牌,卻已進入一個神秘基地,見證一個特殊時刻。

商業周刊/在全球最大手機基地 看見台灣蘋概股危機

商業周刊/在全球最大手機基地 看見台灣蘋概股危機

有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支撐,中國供應鏈為何也要出走,速度甚至還比台灣快?他們將有機會吃下更多iPhone訂單嗎?我們再度重回印度,前進一個你沒聽過的城市,這裡,正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基地。

商業周刊/一支iPhone移出中國的追蹤之旅

商業周刊/一支iPhone移出中國的追蹤之旅

在世界工廠分工邏輯逐漸被放棄的趨勢下,面對被打碎的供應鏈,下個10年,「碎鏈」已成台商佈局全球必須掌握的關鍵字。

商業周刊/ 7大CEO教戰 平庸成長時代新破口

商業周刊/ 7大CEO教戰 平庸成長時代新破口

這是平庸成長時代,根據KPMG《全球CEO前瞻大調查》,有53%CEO對自身企業,未來3年的營收成長率謹慎預測在2%以內。

商業周刊/最熱科技題材 5G商機首部曲搶灘實戰

商業周刊/最熱科技題材 5G商機首部曲搶灘實戰

今年下半年,科技圈最熱門的題材,不是iPhone,而是喊了多年,即將成真的5G(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其中,又以5G基地台最為具體。

商業周刊/歇腳亭攜手壽司郎賣珍奶 一次開500據點攻略

商業周刊/歇腳亭攜手壽司郎賣珍奶 一次開500據點攻略

很難想像,台灣珍珠奶茶在1990年代進軍日本後,成績始終未起,近期卻因日本高中女生帶起的社群打卡風潮,讓珍奶瞬間暴紅,日本媒體NHK更形容,「未來將是珍奶世代」。

商業周刊/鬍鬚張走出漲價風波 賣「智慧滷肉飯」盤算

商業周刊/鬍鬚張走出漲價風波 賣「智慧滷肉飯」盤算

7月16日,台灣最大滷肉飯連鎖店「鬍鬚張」宣布,要用科技來賣滷肉飯。未來,在門市,消費者可用智慧點餐機,或由店員的平板來點餐。吃完飯後,可用手機支付,累積消費點數。消費者也可用App點外帶餐點,選購粹魯便利包等商品。

商業周刊/高雄7成建案他賣的! 林聰麟:要敢專業的賭

商業周刊/高雄7成建案他賣的! 林聰麟:要敢專業的賭

當房地產不景氣,身為房產代銷商,同業搶案子接,你敢跟客戶唱反調,要客戶少賺十億元嗎?這個人,去年跟今年的接案量都突破1千億元,高雄有超過7成的建案,都透過他銷售。

商業周刊/電子業恐斷鏈? 日韓貿易戰解惑3問答

商業周刊/電子業恐斷鏈? 日韓貿易戰解惑3問答

一場可能牽動蘋果、台積電與鴻海等廠商的危機,正在約1500公里外的朝鮮半島爆發。7月12日,韓國官員飛往東京和日本官員會面,卻受到日方「冷招待」,先前也傳出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緊急飛往東京拜會供應商,一切都是為了讓占韓國逾21%出口產值的半導體產業度過危機。

商業周刊/國產混凝土賣贏台泥 關鍵手段是「管司機」

商業周刊/國產混凝土賣贏台泥 關鍵手段是「管司機」

國產實業是全台最大 混凝土業者,市占達17%。再古老、再簡單的產業,只要你願意花心思了解客戶,還是有升級的可能,國產建材實業就是這樣的例子。

商業周刊/央行總裁楊金龍 為何預做升值示警?

商業周刊/央行總裁楊金龍 為何預做升值示警?

「新台幣將面臨升值的壓力!」央行總裁楊金龍7月初,在一場演講中對市場提出「示警」。在他說話前,不到2週內,新台幣就強勢升值1.6%,盤中最高觸及新台幣30.86元兌1美元。

商業周刊/麥當勞最新敵手 Shake Shack如何做到連鎖不複製?

商業周刊/麥當勞最新敵手 Shake Shack如何做到連鎖不複製?

對餐飲業來說,企業擴張成長,與堅守品牌文化,往往是兩難;有人能兼顧嗎?看看美國餐飲鬼才、聯合廣場集團創辦人丹尼‧梅爾(Danny Meyer)的體悟。

商業周刊/700個品牌都向鮮活叫貨 嘉義老師變中國果汁王

商業周刊/700個品牌都向鮮活叫貨 嘉義老師變中國果汁王

一名嘉義高職老師棄教從商,20年後,竟成為全中國最大手搖杯果汁製造商。他,是今年58歲的黃國晃,1998年在中國昆山創立鮮活果汁,去年,營收32億,每股盈餘(EPS)14.35元,雙創歷史新高。飛快成長,讓它股價直逼200元關卡,穩坐上市食品股王。

商業周刊/小七搞重組全家加碼 超商自有品牌變臉再戰

商業周刊/小七搞重組全家加碼 超商自有品牌變臉再戰

當你走進便利商店,會發現架上的飲料、零食、衛生紙等越來越多產品,包裝上印的不是製造商品牌,而是超商的Logo。超商的自有品牌大戰,已越演越烈,更讓超商和廠商的關係,有了新變化。

商業周刊/統一砸70億買韓廠 羅智先為何老談「做自己」?

商業周刊/統一砸70億買韓廠 羅智先為何老談「做自己」?

這2、3年來,只要他在公開場合亮相,他的穿著總是引起所有人驚呼連連,橘、黃、綠等,堪稱最難搭的顏色他都穿過。身為全台最大食品集團董事長,羅智先的穿著,就跟他這幾年的集團策略一樣:「做自己」。而他想把逾50年老招牌變得獨特的重要一步,在於統一去年底花70億元購併的韓國食品企業熊津。

商業周刊/「喜茶」3年威脅台灣手搖茶 它憑什麼顛覆茶飲業?

商業周刊/「喜茶」3年威脅台灣手搖茶 它憑什麼顛覆茶飲業?

最近幾年,中國市場話題度最高的茶飲品牌,無疑是喜茶。成立僅7年、來自廣東的它,創業初期跌跌撞撞,3年前卻開始獲騰訊、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等投資,讓喜茶估值超過人民幣80億元(約合新台幣360億元),躍身中國茶飲一哥。

商業周刊/網路女王趨勢報告:遊戲社交夯、AI說人話

商業周刊/網路女王趨勢報告:遊戲社交夯、AI說人話

人稱「網路女王」的米克(Mary Meeker),今年第25年發表年度網路趨勢報告,果然,又是逾300頁「磚頭」等級的超厚報告。

商業周刊/大咖台商轉攻新「世界工廠」 每月獵才2千人

商業周刊/大咖台商轉攻新「世界工廠」 每月獵才2千人

這是44年來,紡織廠破天荒首次聯合徵才。你想得到的紡織界大老,包括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旭榮集團總經理黃莊芳容及南六董事長黃清山等,有的平常低調、難得一見,竟然一字排開,站在同一張講台上,唯一的共同目標:為海外市場,找尋新台幹。

商業周刊/小七全家大打咖啡戰 罐裝咖啡王為何逆著幹?

商業周刊/小七全家大打咖啡戰 罐裝咖啡王為何逆著幹?

統一超與全家的超商雙雄咖啡大戰打得火熱,台灣罐裝咖啡龍頭、全台坐擁47家連鎖伯朗咖啡館的金車集團,卻在短短1個月內,改造伯朗咖啡館北市南京新生店,並開出集團第一家的燒肉店與威士忌酒吧複合式餐廳。

第4頁共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