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拋棄中國。(圖/路透)
記者廖婕妤/綜合報導
投資者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拋棄中國,因為政治、商業風險及利率上升等風險,使得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成為一個不太具有存放資金吸引力的地方。地緣政治風險、美國升息及中國對COVID-19的封控措施,是嚇跑投資人的3大原因。
據《CNN》報導,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數據,中國上個月有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130億元)的投資組合流出,包括112億美元(約新台幣3283億元)債券及一些股票,創下歷史新高,這種海外投資者的資本外逃堪稱是「史無前例」,尤其是這段期間內,其他新興市場沒有類似的資金外流。
據中國結算的數據顯示,2月份海外投資者淨減持35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564億元)的中國政府債券,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月度減持;3月拋售速度加快,創下52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324億元)的新高。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助理、瑞銀前首席經濟學家George Magnus表示,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支持,顯然是資本離開中國的催化劑;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Martin Chorzempa則說,人們對中國在俄烏衝突上模棱兩可、但偏向俄羅斯的立場感到緊張,若中國幫助俄羅斯,可能會成為制裁目標。
地緣政治緊張並不是外流背後的唯一原因,美國Fed升息及中國對COVID-19的封控措施,也在嚇唬投資者方面發揮作用。Fed自2018年以來首次升息以抑制通膨,中國人民銀行進入寬鬆週期以提振步履蹣跚的經濟,這意味著與美國相比,中國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似乎較小。
美國利率上升,使得與中國固定收益資產相關的名義回報相對而言吸引力降低,北京對其清零政策的堅定承諾,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並增加了未來增長的不確定性。
開源資本(Kaiyuan Capital)執行董事Brock Silvers表示,隨著對其基本可投資性的疑慮增加,中國正看到大量外國資本外流。疫情並不是中國經濟放緩的唯一原因,當前的許多經濟痛苦可以追溯到2020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私營部門實施的全面監管打擊,人們擔心政府將持續打擊從教育到科技等領域的行業。「全球投資者不想玩監管猜測遊戲,也不想擔心明天的消息可能會耗盡另一個有吸引力的公司或商業模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