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委會今(21)日表示,要把國內鑄造業的典型「3K」產業, 轉為「3C」產業,預估2年將投入8千萬元,預計最快今年3月公告實施。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勞委會今(21)日表示,要把國內鑄造業的典型「3K」產業, 轉為「3C」產業,預估2年將投入8千萬元,協助國內鑄造業轉型,不論在產業環境或是產業設備等,期盼2年後能將該產業本勞平均年齡55歲,降至50歲,提高年輕人的就業意願,預計最快今年3月公告實施。
國內鑄造業為典型的「3K」產業,其3K意謂「骯髒」、「辛苦」、「危險」,導致年輕國人缺乏就業意願,且逐漸浮現塵肺症職業病隱憂,也因此該產業已出現嚴重缺工情況。未來勞委會將輔導鑄造業轉型成為「Clean」(乾淨的)、「Career」(具生涯發展性的)、「Competitive」(有競爭力的)「3C」產業,勞委會強調,導入新製程建構合宜環境,將吸引年輕人就業。
勞委會安衛處主管表示,該專案從去年4月開始籌備,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蒐集資料,未來也將會持續拜會公會,進而鼓勵更多公司接受轉型,擴大產業規模。主管強調,在調查時已有2~3家自我實施轉型,目前已有3~4家公司開始轉型,若是其他業者不接受轉型,勢必未來會被產業淘汰。
勞委會主管更強調,國內已有鑄造廠轉型領先群的案例,「穎杰」考察歐洲瑞士、法國鑄造廠觀摩優良作業環境後,發現臺灣3K產業如要永續經營,必須提升環境品質及改善製程技術,故引進「呼吸式」廠房設計及國外先進自動化製程設備,吸引年輕人就業,使勞工平均年齡降至為43歲,國際市場訂單也相對增加,轉型經驗可供3K產業仿效。
勞委會進一步說,起先僅有穎杰一家企業轉型,依照一邊為新廠、一邊舊廠的雙營運模式下,10年陸續花了15億元改造,且積極開放同業參觀,期望產業齊步上前,當時乏人問津,但現今已有多家產業跟進。勞委會強調,雖此次僅針對此產業進行2年試辦,但重點在於改變產業的發展趨勢。
鑄造業轉型計畫,公務預算一年約750萬元,加上就保基金補助3千萬元,合計約接近4千萬元。勞委會推動方式及工作項目,包括跨部會輔導轉型升級結合改善工作環境、增進勞動福祇及促進就業措施,其中改善粉塵、噪音及高溫等工作環境,協助成立鑄造產業發展平臺由勞委會辦理。
亦或是生產自動化、製程升級、節能減碳、污染防治、人才培訓、協助取得新設廠房土地等,將協商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共同推動。預期成效為促進在地年輕勞工就業意願、減少塵肺症勞保職災補償支出、改變產業形象及提升鑄造業競爭力,創造就業機會。
國內鑄造廠約有800餘家,多以僱用員工50至100人的中小型企業為主,從業勞工計約18,000人,年產量約140萬噸,年產值達800億台幣,名列世界第12位,多數聚集在中部地區,成為工具機業的主要支援產業。但鑄造業工作環境不佳,造成本勞平均年齡達55歲以上,面臨高齡化及人才斷層問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