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王美花今(4)出席「2023台灣服務業大評鑑頒獎典禮」,會前受訪時談到缺工、低薪問題,她表示,餐飲業補助每月最高1萬元目前反應都還不錯,各部會都很努力、希望能彌補缺工的缺口,也呼籲中小企業可以善用政府輔助措施,對薪資提升會有所幫助。
2023-07-04 16:07
天氣越來越熱,許多家庭用電量開始提升,電費跟著飆高,怡和家電店長強先生在YouTube頻道上傳「最耗電的前10名家電」,並分享在日常使用下真實的耗電度數,其中夏天耗電第一名的是冷氣機, 冬天則是電暖爐,冷氣機每天吹3-5小時,一個月就會消耗135度電。
2023-07-04 10:11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之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經過調整,台電現在將填築區東移到開發範圍的港池內且面積縮小22%,已完全避開潛堤區珊瑚區及大海扇區。
2023-07-04 10:00
由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與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台灣官方代表共同主辦的「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即日起開始徵件。書面報名時間即日起至8月11日截止,影片繳交期限為9月8日截止,預計10月24日舉行頒獎典禮。
2023-07-04 01:16
解決珊瑚白化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勞力士透過「保護地球・恒動不息」計劃(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協助年輕海洋保育倡導者「珊瑚園丁」(CORAL GARDENERS)拯救珊瑚礁,並應用人工智慧監測並確保珊瑚健康生長。創辦人提圖安・伯尼葛(TITOUAN BERNICOT)在2015年年僅16歲時,已注意到水下的環境變化,珊瑚正逐漸變成白色,從此致力於應對珊瑚白化問題。
2023-07-03 23:07
因疫情影響,睽違3年未舉辦的航海節高雄區慶祝大會,終於恢復於本月3日下午5時舉行實體大會。由航海節高雄區慶祝大會籌備會王錦榮主任委員主持,特邀請航港業界人士、政府機關及民意代表等蒞臨大會共同歡慶,並表揚模範航港從業人員等。
2023-07-03 19:49
夏天天氣熱,家中一直開著冷氣,擔心電費爆錶!台電也在官網分享了一系列的省電妙招,在白天天氣熱的時候,「門簾」、「窗簾」也能成為省電利器。
2023-07-03 15:13
《食力》雜誌公布2023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排行,台東縣食育推廣的成效受到多數民眾及營養師團體肯定,連續三年榮登五星城市,在22縣市中排名第3,並於「農業與環境」、「食安與衛生」兩大項指標中表現突出,分別奪得第2名、及第3名亮眼佳績。食力雜誌於3日舉行頒獎典禮頒贈5星城市獎座,台東縣長饒慶鈴親自前往領受。
2023-07-03 15:07
搭乘捷運紅線在台北101/世貿站下車,往台北101的方向前進,滿是各國觀光客。台北101商場資深行銷總監李亞屏指出,今年1月至5月入館人潮大約回復至2019年觀光客全盛期的7、8成,觀光客持續回流。觀光客持續回流的情況,也可以從後山花蓮車站的人潮,看到端倪。迎接暑假,許多民眾已啟動旅遊行程。符合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旅遊體驗「永續旅遊」,已成為今夏旅行新態度。
2023-06-30 01:11
長榮集團前首席副總裁林省三今(28)日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年94歲的他耳聰目明,指出自己離開公職與離開長榮,連一張紙都沒帶,這次寫書全靠記憶,還有他在長榮的秘書陳書屏與全國船聯會資深組長黃素櫻幫他收集資料。這本書的催生者崴航國際董事長曾俊鵬指出,兩岸直航是關鍵性歷史,林省三能在大陸之前率先出書,把歷史留存下來,意義非凡。
2023-06-28 20:53
為了緩和全球暖化的衝擊,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減碳新政,像是歐盟領先立法將於2026年全面施行碳關稅,台灣則在今年初修正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明年開始課徵碳費。節能減碳愛地球,越來越多企業加入響應,台灣房屋更是從日常減碳做起,透過三大面向ESG+企業經營策略,奠定與綠共生的零碳企業發展願景。
2023-06-28 10:00
我國政府已宣示台灣與世界一同邁向淨零排放目標的決心,成立迄今超過70年驗船中心(CR),為我國船舶與海事工程技術最深厚的本國檢驗機構,亦積極地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投入離岸風電驗證技術建置,該中心董事長謝謂君接受ETtoday專訪,談能源轉型政策下CR的業務方針。
2023-06-27 14:38
數位時代,人與人的關係成為速食,不再重視耐心慢火細燉。但也或許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讓現代人感受到孤獨感,進而急切於借助科技和網路,在虛擬世界尋求連結。Netflix戲劇《華燈初上》顧問、條通女王席耶娜觀察,「隨著網路交友的普及,約砲變得容易,談感情卻很難!」
2023-06-26 18:15
台北紅玫瑰理髮廳是台灣最盛名的上海式男士理髮,位於西門町,民國50年代起它就是髮型的流行指標,到90年代還聲勢不墜,店內總是名流匯聚。這裡的理髮師傅都是資歷超過一甲子的老手藝,各有各的客群,其中最知名的是9號邱金助,近年常出現在許多媒體,因為年輕人的擁戴形成一股復古風潮,讓後期沒落的生意又重新站起來。
2023-06-26 18:10
陽明海運呼應聯合國SDG 14保護及維護海洋資源之目標,長期參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所主導保護藍鯨船舶減速計畫及溫哥華港務局所推動的環境保護計畫,陽明船隊2022年度積極保護藍鯨棲地之實踐及自主性環保措施皆榮獲國際認可,分別獲頒最高殊榮藍寶石獎及Blue Circle Awards殊榮。
2023-06-26 14:55
長榮集團前首席副總裁林省三原本是公務人員,在擔任交通部航政司航務科科長時,被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挖角,從公職人員轉為民營公司主管,在45歲首次踏進當時商界重要的應酬場合「酒家」,有了「初體驗」,曾經在長榮海運季刊寫了一篇「月世界登陸記」,以詼諧的文筆描述酒家的形形色色。
2023-06-23 07:00
素有台灣最美端午節之稱的鹿港慶端陽的龍王祭活動,恐因強降雨而風光不再。今(19日)綠色和平舉辦「氣候危機在臺灣:消逝中的文化四景」記者會,公布氣候危機衝擊台灣文化資產的研究報告。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與鹿港老街商圈理事長魏秀娟、立法委員謝衣鳳,共同探討氣候變遷對台灣人文地景的影響,並呼籲2024總統候選人不要只提政見,更要積極提出具體淨零政策,保護台灣傳統文化,回應民眾的急切需求。
2023-06-19 23:50
美國知名的B型企業、全美第一名的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在最新的報導中提到,其主要原料牛奶佔了整桶冰淇淋的碳排放的53%。該公司全球永續發展經理Jenna Evans在接受《Fast Company》的採訪時表示:「過去我們與酪農供應商合作時,要求他們採用再生農業做法,但從未真正全面看待牧場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Ben & Jerry's制定了一項計劃,減少冰淇淋加工廠鄰近的15家酪農供應商牧場的甲烷和總排放量。
2023-06-19 23:12
今年5月,氣旋摩卡侵襲緬甸和孟加拉,天災之下的羅興亞難民因為災難新聞再度受到關注,但新聞過後,苦難並未隨之消失。6月20日世界難民日,讓我們一同關注難民,並以行動支持他們。
2023-06-19 22:56
從會議室到消費者購物車,永續意識已經越來越火熱,不論投資者或者消費者,都漸漸開始會問:你們公司 ESG 表現如何?ESG 熱潮兵臨城下,不論上市櫃、中小企業皆已不能忽視。Gartner 研究副總裁 Simon Mingay 表示:「無論企業是否已經自行決定,每家企業都會走向淨零排放的道路,現在的選擇唯有引領、跟隨,或是被迫被拖入其中。」本文整理了 2023 年企業領導者需要了解的 7 個 ESG 永續趨勢,幫助您在永續賽道中脫穎而出。
2023-06-19 22:34
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5609)繼去年底宣示減碳目標強化綠色供應鏈,以降低供應鏈碳足跡,於今年6月17日首度偕同荒野保護協會與其台灣地區同仁、客戶、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及價值鏈夥伴,集結超過120隻手的力量,在成長期初,有效拔除125公斤的外來種- 小花蔓澤蘭 (Mikania micrantha),守護五股濕地生態園區之生物多樣性。
2023-06-19 16:48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上周六(17日)攜手萬海航運、環保團體「RE-THINK重新思考」前往桃園觀音白玉海堤,超過百名志工淨灘護海洋,以行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第14項「保育海洋生態」,淨灘清出658.9公斤垃圾。
2023-06-19 14:48
7月11日航海節將屆,中華民國航海節籌備會今(19)日公布第六十九屆航海節選拔表揚海運有功暨模範航港從業人員當選名單,三名有功人員包括長榮海運碼頭管理部部主管蘇登環、東聯航運總經理洪郁航與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監事周和平,模範航港從業人員則由陽明海運財務長暨資深協理蘇育文等23人當選。
2023-06-19 12:45
端午節前夕,台灣第一個以龍舟為主題的台北龍舟扶輪社昨(18)晚在凱達飯店舉辦成立晚會,由旅友友旅行社董事長謝宏明擔任創社社長。謝宏明表示,該社以政治大學EMBA龍舟隊為班底,也可能是全球第一個龍舟扶輪社,未來將招募對龍舟有興趣的各方面專業人士加入,提倡運動健康生活,推廣具有華人文化傳承意涵的龍舟活動。
2023-06-19 04:00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於14日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全球因戰爭、迫害、暴力和侵犯人權而流離失所的人數在2022年底達到1.084億人,較2021年增加了1910萬人,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增幅。報告指出,在過去的10年中,全球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口增加了一倍,並且截至今年5月,由於蘇丹於4月15日爆發的衝突,全球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口已增至1.1億人。
2023-06-18 22:47
中華航空今(16)日與華山基金會再度攜手合作舉辦「愛老人 動起來」公益活動,真情獻上端午關懷禮,於後疫情時代,持續以實際行動幫助弱勢長者重啟生活、安心度日,支持在地社區公益發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不缺席。
2023-06-16 17:35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率領20位志工前往位於南投縣中寮鄉的龍眼林福利協會,陪巷弄站阿公阿嬤一同包粽、做體操、送愛心餐,提前陪長輩們歡度溫馨的端午佳節。
2023-06-15 11:43
台灣成立最早的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今(12)日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跨越75週年,全球經貿論壇」,邀請到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親臨致詞、祝賀,論壇由7國、15位經貿專家共同為世界經濟把脈,現場更吸引近300位外貿企業負責人、總經理出席,共同關切全球經濟的新風貌與新格局。
2023-06-12 14:18
環保不只是議題,更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行動!為了響應6/5世界環境日,同時也力求讓更多人了解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太陽能系統建置開發商「永鑫能源」特別在6/3(六)於台北市東區頂好廣場舉辦「#送北極熊回家綠市集」活動。
2023-06-09 15:25
10年前,台灣的美麗與哀愁,被收藏在導演齊柏林的鏡頭裡,完成了台灣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讓我們看見自己生長的土地;10年後,氣候變遷速度加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也終於找到資深紀錄片導演麥覺明執導《看見台灣III》,接棒傳承齊導的使命與精神,延續齊導的堅持與深情。
2023-06-09 00:55
少子化釀學校退場,大學教授面臨中年失業難關,「如果10年前沒有創業,有可能也是面臨危機的教授之一嗎?」樂活海洋學院執行長羅致遠輕鬆地笑著說,他接受了這個假設,並開始回憶起過去,「我從小就是一個,只會唸書的書呆子!」他自嘲地笑了笑。2012年,羅致遠創業,成立「樂活海洋學院」,希望在台灣推廣航海教育與海洋教育。
2023-06-09 00:22
金融詐騙已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大挑戰,它破壞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任,削弱經濟的穩定性。可憐的受害者不僅失去了積蓄房產,還可能面臨家庭和人際關係破碎。不僅如此,金融詐騙更破壞市場信任,阻礙企業的發展和創新。這項社會安定威脅,真的需要各界一起嚴肅面對,攜手打擊。
2023-06-08 12:16
多年來愛爾康總公司與塑膠銀行推動塑中和計畫,今年公布成績單。統計至2022年底止,塑中和計畫共回收了超過4750萬個塑膠瓶(換算超過100萬公斤塑料)。此次協助塑中和行動的塑膠銀行成員共有2375位,遍佈在世界各地。世界海洋日這天,台灣愛爾康也響應總公司的ESG理念,宣告2023年正式加入塑中和計畫!
2023-06-08 11:18
台灣虎航(6757)在今年第1季獲利順利轉盈後,甫於日前公布將於今年第3季正式於創新板掛牌上市。7日更進一步宣布與自由潛水發展協會合作,贊助首次在亞洲舉辦的「AIDA世界自由潛水錦標賽」,以實際行動支持自由潛水運動。透過贊助優秀選手出國參賽,台灣虎航希望除了讓全球注意到台灣,也能喚起大眾對於海洋保育及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視,希望為海洋運動的發展以及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另值得一提的是,賽事舉辦地點剛好是台灣虎航在韓國重要的航點-濟州島。
2023-06-08 06:21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國際交流協會與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昨(7)日在師範大學舉辦電腦TOCFL華語文能力測驗代理授權簽約儀式,承擔起華語教育在日本的推廣的工作。
2023-06-08 02:39
全球知名旅遊雜誌《Travel Plus》於德國時間 6日晚間舉行Airlines Amenity Awards頒獎典禮,中華航空豪華商務艙旅行包脫穎而出,奪下亞洲/大洋洲金獎殊榮(Gold Award),創新機上用品服務獲高度肯定,永續環保的設計理念也備受推崇。
2023-06-07 11:16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公布2022年空污、水污嚴重違規的企業名單,從違規事實嚴重性、總裁罰金額與次數綜合評量,頒發第5屆「環境金害獎」。今年的得獎單位有5度獲獎的國營事業「中油」、去年也獲獎的「經濟部工業區服務中心」、政府工程承包商「臺鍍科技」,及肉品加工龍頭「大成」(1210)。
2023-06-07 01:24
由全臺各地多個民間團體所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能轉盟)於世界環境日宣布成立「淨零轉型地方連線」,邀請6都議員共同響應,第一輪共有89位6都跨黨派議員加入,能轉盟表示將持續邀請更多議員,共同監督六都淨零政策的落實。
2023-06-07 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