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

手上有10萬元該一次性投入 vs. 定期定額  兩種投資利弊大分析

手上有10萬元該一次性投入 vs. 定期定額 兩種投資利弊大分析

不論是中獎、年終獎金或是紅包,當意外獲得一筆資金並計畫投入市場時,如何規劃投資策略便成為首要課題。單筆投入或定期定額分批布局,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Podcast節目《不管啦!給我錢》最新一集整理了這兩種投資策略的優劣,可作為投資人的參考指引。

市值型 vs.高股息選誰好? 專家曝「0050、00915、00713」報酬率比較

市值型 vs.高股息選誰好? 專家曝「0050、00915、00713」報酬率比較

最近看到不少人拿2024年的0050績效來證明市值型ETF比高股息ETF好,我們先不論市值型ETF是否一定比高股息ETF好,但僅用一年的績效表現就來論述哪一種ETF比較好,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方式。

2025年台灣GDP坐三望四 法人稱:台股續攻有本錢

2025年台灣GDP坐三望四 法人稱:台股續攻有本錢

今年台股開局就遇逆風,短暫攻高站上所有均線後,在外資大舉調節下,隨即潰敗,接連跌破月線及季線位置,並回壓至23000點以下整理,盤勢似乎不妙。第一金投信表示,統計自2014年以來,在六次GDP增幅超過3%以上年度,即便外資平均賣超1016.5億,台股年均漲幅仍高達20%,上漲機率100%。依目前各權威機構預測,今年台灣經濟年增率坐三望四,若國際無發生經濟重大變數,致使基本面揚升趨勢被扭轉,指數跌落半年線附近即可分批進場。

台積電目標價上看1360元! 第一金投顧:明年台股衝26500

台積電目標價上看1360元! 第一金投顧:明年台股衝26500

台股即將邁入新的篇章,展望2025年,第一金投顧認為,台股主軸仍然是AI相關的半導體產業,市場估計(2330)今、明年EPS可達44.82元、58.4元,若以目前1090元、PE 僅18.6倍,市場平均目標價在1360元,明年台積電將進一步帶領台股上攻,指數下半年上看26500點!

ETF明年投資主軸 凱基投信建議五大金律

ETF明年投資主軸 凱基投信建議五大金律

高股息ETF從狂熱到降溫?債市送分題反變成送命題?投資人又該如何利用ETF啟動新年新氣象。凱基投信總經理張慈恩表示,投資ETF掌握五大金律,就能化被動投資為主動出擊,預約豐盛未來。五大金律包含ETF機制設定決定命運;追求ETF總報酬才是王道,避免賺了股息卻忽略機會成本;把股票當股票買,追求資本利得;把債券當債券買,鎖定債息收益;並落實投資的根本-化繁為簡,善用資產配置,實現複利的力量。

2025投資當心!外資示警「股市太樂觀」 欽點AI等5大主題長抱

2025投資當心!外資示警「股市太樂觀」 欽點AI等5大主題長抱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旗下富蘭克林坦伯頓研究院主管暨首席市場策略師史蒂芬‧多佛(Stephen Dover)針對明(2025)年全球股債匯市展望提出最新看法,並建議投資人可聚焦包括人工智慧、數位金融、人口結構高齡化、基礎建設,以及永續五大主題,參與其長期結構性成長題材;但他提醒,由於近兩年股市累積漲幅已大,市場情緒有點過度樂觀,投資人應回歸理性,設定合理的預期報酬率,並應做好股市出現波段修正的準備。

明年上半年資本市場震盪 中信銀行建議「防守反擊」布局資產

明年上半年資本市場震盪 中信銀行建議「防守反擊」布局資產

明(2025)年即將來臨,全球金融市場迎來新的投資週期,中信銀行觀察,明年上半年資本市場將相對震盪,下半年隨降息幅度累積,寬鬆貨幣政策效果可望浮現,消費需求回暖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應用面需求增溫則將帶動製造業景氣,惟須留意美國新關稅時間;整體而言,降息後景氣走向正向循環,股票表現有望優於債券,而明年各國政策與景氣動能拉鋸、美國經貿政策、成熟,以及新興市場需求復甦力道,將是影響市場三大關鍵因素,因此建議投資人善用多元配置及避險,透過「防守反擊」策略提高投資組合

台股跳水重挫「要逢低加碼嗎?」 法人點名:高息存股勝率高

台股跳水重挫「要逢低加碼嗎?」 法人點名:高息存股勝率高

受美國科技股持續下挫影響,台股因颱風休市期間面臨補跌壓力,26日加權指數開盤重挫逾900點,盤中一度摜破22,000點。綜觀整個7月,台股波動劇烈,投資人如何看待漲跌,該此時逢低加碼、還是當作警訊?法人表示,台股今年以來漲多,加上面臨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因素,操作優先留意強勢高息股。

比月領爽!勞退金1次領「他爽拿171萬」 過來人曝1隱憂:很虧

比月領爽!勞退金1次領「他爽拿171萬」 過來人曝1隱憂:很虧

依據勞保局行事曆指出,6月下旬將發放15筆款項,包含勞保年金、國民年金、國保老年年金等等,就有網友指出,試算了自己的退休金,如果按月領,每月只能領1萬5276元,但如果一次領,可以領到171萬9千元,再把這筆錢拿去投資ETF高股息,能夠賺到更多的錢,「你各位會選哪種方式阿?」貼文掀起熱論。

抱100萬玩股!倒楣鬼「3進3出」賠慘了 老鳥教1招:賠10次也不怕

抱100萬玩股!倒楣鬼「3進3出」賠慘了 老鳥教1招:賠10次也不怕

近幾年股市正熱,有人因此致富,但也有受災戶慘遭割韭菜,甚至搞到傾家蕩產,一名網友帶了100萬元進入股市,只要跌10%就會認賠殺出,再買新標的,「3進3出」之後資金縮水至72萬元,讓他搖頭感嘆,「運氣怎麼那麼差」,想要退出股市,貼文一出,有投資老手根據原PO的策略,分享一套投資操作。

富達:後疫情時代留意「資金大潮」及「新贏家」 續看好收益主題

富達:後疫情時代留意「資金大潮」及「新贏家」 續看好收益主題

新冠疫情爆發令全球經濟受創,富達最近出具的報告預期全球經濟成長將呈現偏「U」型復甦。在這個過程中,投資人應該注意全球央行與政府將因釋出龐大資金所帶來的「資金大潮」;其次,在新、舊時代交替之下,未來不排除會在復甦過程中有新贏家竄起,包括地區、國家、行業,甚至是單一企業,都有可能是這一批新贏家的「候選者」。

新台幣熱!美元、日圓、人民幣 3大主流外幣投資策略大解析

新台幣熱!美元、日圓、人民幣 3大主流外幣投資策略大解析

新台幣近期表現強勢,上週甚至出現連續大幅升值,至21日止,新台幣兌美元收盤價為31.150元,續創逾一個月新高,累計一周升值3.8角,升幅1.22%。許多專家也表示,若熱錢持續匯入,新台幣匯率仍具升值的趨勢。因此外幣投資者應該如何因應與布局?專家建議,中美貿易戰目前尚未完全明朗,美元、日圓有一定的支撐,即使下跌也空間有限,美元、日圓的投資人可以趁低檔分批布局。

台股返萬點 銀行教你投資定存股秘訣 免怕市場大起大落

台股返萬點 銀行教你投資定存股秘訣 免怕市場大起大落

台股在新春開紅盤後,重返萬點之上,但是經歷過去年底的大震盪之後,投資人難免有點「驚驚」,銀行透露目前選股策略為,殖利率要4%~5%以上、選擇金融股或電信股也就是「定存概念股」不用擔心股市大起大落。

一張表秒懂今年四大避險標的組合 讓你安心過年

一張表秒懂今年四大避險標的組合 讓你安心過年

今年春節放假天數達9天,開心準備度假之餘,許多投資人不免擔心手上的投資部位該怎麼辦?到手的紅包又該怎麼運用?今年持續受到美中貿易戰、升息循環以及國際政經情勢等因素影響,股市震盪幅度仍大,到底農曆過年期間要保持空手還是考慮布局避險標的,為投資組合增加抗震係數?

盤前/美選舉在即 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想布局法人有2大建議

盤前/美選舉在即 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想布局法人有2大建議

本來貿易戰摩擦就讓國際情勢相當緊張,再加上蘋果公司財測不如預期,傳出新手機銷售欠佳,讓多數蘋概股走跌,間接影響台股大盤走勢。即便如此,法人認為,台股近期在終場都會有一大單企圖撐住指數,應該是選舉行情,只是雖然尾盤跌勢都會收斂,但仍未收復月線,建議投資人短線仍不宜貿進。

盤前/外資連13日提款台股 美股暴跌 台股恐面臨停損賣壓

盤前/外資連13日提款台股 美股暴跌 台股恐面臨停損賣壓

台股不僅在國際利空陰影籠罩下,市場信心低迷,加上外資已經連13日賣超台股,對整體50檔權值股提款近千億元,就占近13天賣超台股總金額1,256億元的77%。美24日報跌又遭血洗,台股ADR全數淪陷一片慘綠,標普科技股指數也大跌4.4%。分析師指出,台股在國際股市表現不振及外資態度偏空壓力下,暫時難有翻身的機會,今日恐怕面臨跌停賣壓...

盤前/美股血洗崩盤!台股節後能否力守紅盤?關鍵在...

盤前/美股血洗崩盤!台股節後能否力守紅盤?關鍵在...

美股10日遭逢「血洗」,10月賣壓並未退散,周三開低走低,三大指數全面崩盤,科技股跌最深,公債殖利率居高不下,打擊市場信心。國際多重利空陰影籠罩下,台股能否逃過一劫?今日能否力守紅盤?若跌破10500點怎麼辦?

財訊/部落客楚狂人嚴守紀律 三十五歲飆出五千萬財富

財訊/部落客楚狂人嚴守紀律 三十五歲飆出五千萬財富

玩股網執行長楚狂人,在學期間即鑽研投資,26歲已成為人氣投資部落格板主;他習慣一早在家騎飛輪,讓自己心情平靜,迎接一天的投資戰鬥。

民眾投資基金 要破解5大困難

民眾投資基金 要破解5大困難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目前境內基金總規模近2兆元,受益人總數達164.5萬人,成為國人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之一。但根據業者觀察,投資人最容易遇到5種困難,包括看不懂金融市場派動、無法分辨專家建議是否客觀、在轉折點時的投資決策、資產配置與調整,以及無法隨時得到即時資訊。

後QE時代 投資策略大盤點

後QE時代 投資策略大盤點

上半年因QE退場說造成市場有較大的波動,而近期因QE退場效應減緩衝擊下,許多投資人開始尋找適合後QE時代投資術,因此下半年有許多投資方式應運而生,包括ING的D檔投資法、摩根的息基金機制等,民眾應多比較考量何種對於自身的幫助最大。

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