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

台船5G AIoT智慧船廠發表會 邁向數位轉型、強化國際競爭力

台船5G AIoT智慧船廠發表會 邁向數位轉型、強化國際競爭力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今(9)日於台船公司大禮堂舉辦「5G AIoT次世代智慧船廠」發表會,邀請產官學先進及媒體代表等各界專業人士共襄盛舉,台船公司運用5G專網串聯AI智慧辨識、數位孿生、AR技術,打造高效、智慧化的造船生產環境,引領台灣造船產業邁向數位轉型新紀元,強化國際競爭力。

台船承造海巡署高緯度遠洋巡護船 首艘安放龍骨總統親自主持

台船承造海巡署高緯度遠洋巡護船 首艘安放龍骨總統親自主持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承造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6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首艘船安龍典禮於今(28)日上午10時,由總統賴清德先生主持並率同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經濟部國營司胡文中司長、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並在高雄市政府王宏榮副祕書長、海巡署張忠龍署長、海巡之友總會胡惠森總會長等,參與台船公司高雄廠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放龍骨典禮祈福儀式活動。

中航與台船簽下兩艘大海岬選擇權 今年考慮再出售1艘舊海岬

中航與台船簽下兩艘大海岬選擇權 今年考慮再出售1艘舊海岬

中航(2612)旗下子公司去年8月下旬向台船訂造兩艘21萬噸大海岬型船及兩艘選擇權,今(26)日動用選擇權,簽訂另外兩艘,新船安排明年下半開始每季各交1艘。公司去年出售1艘舊海岬船獲利4.1億元,貢獻EPS約2.08元,今年考慮視船價出售1艘,明年也有再售1艘計畫。

台船舉辦「無人船自主研發」發表會 專為台海環境量身訂做

台船舉辦「無人船自主研發」發表會 專為台海環境量身訂做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今(25)日在高雄興達港碼頭,舉辦「無人船自主研發」發表會,公開自研軍用級無人船(USV)及動態展演活動。典禮由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主持,並特邀請產官學數十個單位、機構及媒體等各界專業人士出席,展現國內造船龍頭專為台海環境量身訂做,在創新研發領域上的強烈企圖心。

台船公司與企業工會簽訂新《團體協約》 第四次依時宜協商訂定 

台船公司與企業工會簽訂新《團體協約》 第四次依時宜協商訂定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今(24)日由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主持團體協約簽約儀式,資方代表台船公司周志明副總經理與勞方代表高雄企業工會張益得理事長、基隆企業工會林余瑲理事長,三方共同完成簽約用印。

勞氏船級社估未來改裝為LNG船需求激增 但台船認為改裝缺乏經濟效益

勞氏船級社估未來改裝為LNG船需求激增 但台船認為改裝缺乏經濟效益

英國勞氏船級社(LR)發佈最新的船舶發動機改造報告,研究發現隨著航運業尋求短期碳減排解決方案,估計液化天然氣(LNG)船舶燃料系統改造將出現激增現象,但船廠產能不足是改裝船舶的障礙。對此台船(2208)總經理蔡坤宗與公司高階都認為改裝工程太大,且主機供應困難,花費的時間與金錢都缺乏經濟效益。

台船、達明、AME三強聯手 推動機器人造船先進製程

台船、達明、AME三強聯手 推動機器人造船先進製程

台造(2208)今(11)日與廣達集團旗下達明機器人公司及美國智慧銲接技術領導者AMET策略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三強聯手打造機器人造船先進製程。黃正弘董事長帶領台船公司,積極推動智慧船舶的發展,妥善應用船舶自動化與數位化技術,並透過與國內外相關學術單位的合作,提升技術優勢,探索AI與大數據技術在現代船舶的應用,以邁向「技術與產品創新」的趨勢潮流。

海鯤潛艦完成傾側試驗及準潛航試驗 台船有信心達成11月交艦

海鯤潛艦完成傾側試驗及準潛航試驗 台船有信心達成11月交艦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海鯤軍艦」已於建造乾塢內完成「傾側試驗及準潛航試驗」等工項,接續於今(28)日浮移至測試碼頭,進行後續主機調校、繫泊試俥、浮水試俥、潛水試俥等等,合約交期訂在今年11月,台船表示有信心達成合約要求。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軍艦」 台船說明測試進度如實如質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軍艦」 台船說明測試進度如實如質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 今(26)日傍晚就近日社會各界關注「海鯤軍艦泊港測試暨延後海測時程」乙事,說明「海鯤軍艦」將依計畫如期如質於4月起海試,並依約於11月交艦,並說明目前進度,以正視聽。

台船今年虧損大幅縮減 潛艦4月試車11月交付

台船今年虧損大幅縮減 潛艦4月試車11月交付

台船(2208)今(25)日舉行法說會,投資人關心今年是否能轉虧為盈,經營團隊指出,今年還是無法獲利,但虧損會大幅縮小,明年會努力轉虧為盈,目前在手訂單看到2030年。

台船後續潛艦兩艘已確認、3月發表首艘無人艦 今年虧損大幅縮減

台船後續潛艦兩艘已確認、3月發表首艘無人艦 今年虧損大幅縮減

台船(2208)總經理蔡坤宗今(25)日下午在法說會上指出,公司今年將大幅減少虧損,明年有機會轉虧為盈,立法院已通過兩艘後續潛艦建造,原型艦「海鯤號」4月即將進行測試,去年8月先後接到中航(2612)與萬海(2615)含選擇權,合計20艘船舶訂單,目前公司手持訂單1300億元,按完工比例認列後餘額約800億元,為2026年公司轉盈奠定穩固基礎。

台船中大型船塢位已排到2030年 無法接陽明新造船

台船中大型船塢位已排到2030年 無法接陽明新造船

陽明海運(2609)要造13艘8千箱(20呎櫃)到1.5萬箱貨櫃船,依照慣例都會邀請台船(2208)參與投標並報價,但是台船高階表示,公司目前主檔塢位已經排到2030年,副檔塢位僅能接造2到3千箱櫃船,估計無法再接陽明8千箱以上貨櫃船,公司目前手上的訂單已經能確保公司2026年轉虧為盈,因此副檔必須是確定能賺錢的船才會接。

台船環海再簽水下基礎運輸安裝新合約 明年Q1開始施工

台船環海再簽水下基礎運輸安裝新合約 明年Q1開始施工

台船(2208)轉投資台船環海業務再傳佳績,繼去年6月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簽訂「渢妙一期風場」水下基礎運輸與安裝合約,近日再簽訂水下基礎基樁以及海上變電站運輸與安裝合約,延續使用台船建造的首艘本土離岸風電施工船「環海翡翠輪」,預計於2026年Q1開始施工,為該風場安裝33座套管式水下基礎、99支基樁及1座海上變電站。

「海軍新建浮塢」安放龍骨 台船爭取落實「造修合一」

「海軍新建浮塢」安放龍骨 台船爭取落實「造修合一」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承造國防部海軍新建浮塢一艘,於今(9)日上午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安放龍骨典禮,由台船公司顏聰輝副總經理及海軍保修指揮部指揮官葉瑞麟少將共同主持。本建造案於112年8月18日簽約、113年5月4日開工,合約交期為115年11月30日,為確保海軍艦艇戰力與提升維修能量,台船表示將戮力以赴,並依合約期程完工交付海軍使用,並爭取落實「造修合一」。

去年訂造的新船半數可使用新燃料 台船慶幸接到萬海甲醇船訂單

去年訂造的新船半數可使用新燃料 台船慶幸接到萬海甲醇船訂單

克拉克森研究最新發佈的綠色技術追蹤(Green Technology Tracker)月度報告顯示,2024年船舶訂單量達2007年來新高,使用新燃料(替代燃料)的船舶數量達到訂單總噸數的五成,估計到2030年,全球所有船隊中有五分之一的船舶能夠使用新燃料。台船(2208)總經理蔡坤宗前(6)日即指出,慶幸台船能接下萬海航運(2615)甲醇雙燃料船訂單,趕上未來趨勢。

台船手握中航、萬海20艘商船訂單 估明年營收年增53%並轉盈

台船手握中航、萬海20艘商船訂單 估明年營收年增53%並轉盈

台船(2208)新任董事長黃正弘與新任總經理蔡坤宗今(6)日上午首次舉辦媒體見面會,由於造船市場已經進入2008年以來高峰,台船在去年8月先後接到中航(2612)與萬海(2615)含選擇權,合計20艘船舶訂單,合計約755億台幣訂單後,加上原有訂單約900億,黃正弘表示公司進入正向發展,已經為2026年公司轉虧為盈奠定穩固基礎。

台船拚2026年轉虧為盈 在手訂單880億元

台船拚2026年轉虧為盈 在手訂單880億元

台船(2208)2024年前3季稅後虧損為12.61億元,EPS為-1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虧損幅度已縮小,董事長黃正弘看好,2025年虧損幅度會再更小,手上訂單順利運作後,2026年就可開始轉虧為盈,目前台船在手訂單約880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2030年。

台船承造海洋委員會2艘調查船 致力提升海洋研究能量

台船承造海洋委員會2艘調查船 致力提升海洋研究能量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承造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100噸級與300噸級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各1艘,今(31)日下午吉時,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辦兩型船開工典禮,由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及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陳建宏院長共同主持,特別邀請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見證觀禮。

台船承造的兩艘高雄市電動渡輪交船啟用 提供優質環保交通選擇

台船承造的兩艘高雄市電動渡輪交船啟用 提供優質環保交通選擇

高雄市輪船公司最新電力驅動渡輪「雄棧2號」與「艾莉絲」今(30)日在棧貳庫海側廣場正式交船啟用,市長陳其邁特到場親自見證,並由承造的台船董事長黃正弘與高雄市交通局長暨輪船公司代理董事長張淑娟共同完成遞交儀式,並搭乘「艾莉絲號」體驗新電力驅動渡輪的性能,感受高雄港的獨特魅力。

未來2年近半船舶需要改善碳強度 台船修船廠將迎接改裝業務

未來2年近半船舶需要改善碳強度 台船修船廠將迎接改裝業務

克拉克森研究數據顯示,未來兩年全球船隊中將約有一半的船舶碳強度評級面臨挑戰,需要做改造和升級,因此未來幾年舊船如果不淘汰界就需進廠改造,或降速航行,會壓低船噸供給。台船(2208)高階指出,公司的修船廠都有持續在推動修船業務,目前一年約有3-4億元修船營收。

第1頁共9頁